第108章 朝政 局勢

發簪是去年春末朱雀大街上, 宣玨贈予她的。

強買強賣,說的是“您不要便扔了”,還提了一嘴被她丟棄的臘八祈福燈。

謝重姒當時猶豫再三, 還是心軟留下, 今兒翻妝奩時恰好看到,便拎出來簪在發間——

一眼就被宣玨瞧了出來。

她笑了笑,挪開目光,掃向諸臣,斂笑淡道:“坐罷。”

兄長暫時難以歸京,嫡脈的京中勢力暫由謝重姒管。

謝治本是打算年中即回的。

他身處百越一年有余, 政治開明,修建溝渠灌溉良田, 同時完善律令刑法。

再加上此人雖然自小嬌縱寵大, 但遛貓逗狗聽小曲, 見過的三教九流比王侯將相還多,極為放得下身段,很容易和百姓打成一片。

初夏時謝策道就想讓謝治回朝,百越民眾不許, 長街挽留數裏,逼得謝治又留了些許時日,想將繁瑣政務事無巨細交代妥帖, 秋日再歸。

直到交戰爆發, 王爺傻眼了。

勢力不安蠢蠢欲動。北有帝王坐鎮, 那他就得暫居南方把守,以防外亂不定又添內災。

左思右想,給謝重姒寄了封信。

寄回的書信裏,謝治應是心情不佳, 但仍舊按捺控制:“昭陽體弱,拖至今秋實屬不易,乃余連累所致。生死大事不必強求,未得相見亦且無妨。至於京中門客,皆交爾玉代管,萬事聽其吩咐。不得有誤。”

謝重姒收到這封書信,知道皇兄澄明如鏡——

衛旭強撐到現在,還真是為了見他最後一面。解他心結。

這位荒腔走板一生的殺星竟會在意業障,又仿佛怕她牽連造就的孽果會再次報應到周朗頭上,耐心地積累難得的善意。

就算謝重姒再次勸她不用勉□□旭也只是笑笑,在冰冷的單片琉璃上哈口熱氣,就著水霧畫一彎皎月,一輪朝陽,就著不倫不類的“明”字道:“我樂意。”

於是謝重姒沒再多嘴,收攏京中嫡系勢力,初時偶有朝官不服,溫遠就老好人地打圓場。再有不服,被謝重姒雷霆發作一頓,意識到這位深居簡出的殿下不好惹,不敢嘴多舌長了。

因此,在場眾人都恭敬到有些拘謹,還是溫遠打破沉默,道:“咳,顧相的請求您也曉得,陛下還在斟酌,但……二、三皇子許是結盟,朝中請和呼聲甚多。”

謝重姒“哦”了聲:“請和?”

許是謝重姒挑眉笑意隱含怒火,溫遠也哽了下,沒接上話。

“對,請和。”宣玨見狀,溫聲續道,“四十年前齊燕相戰一次,大敗,割地十余城池。自那之後,齊人士氣落敗。再加上燕軍向來兇狠,他們國內血洗一輪,血氣未散,再一致對外,都是不要命的打法。除卻小戚將軍獨守滄城未敗,其余邊防勝少輸多。並非好兆頭。想必朝中大人們也是擔心一敗再敗,才會考慮議和。”

他僅敘事實,也客客氣氣。在場眾人裏同樣有的主和派,卻被他說得幾分擡不起頭——

失父沒幾日的少年將軍尚能披掛上陣,將來犯的敵軍殺得片甲不留,其余邊關守將怎就如此弱勢呢?

他們這些朝臣又怎能貪生怕死,憑借一張嘴就決定賣國求和呢?

果有赧然的文官惱羞成怒:“那宣大人以為如何?你也看到戰報了,已有一座城池被攻下,雖不足為慮,但看燕軍意圖,就是直指望京。萬一那群兵痞子真的只要勝利不要性命怎辦?”

“拖。”宣玨道,“東燕剛經歷奪嫡內亂,勞民傷財,燕軍再兇狠也是窮弩之末。再者秋日將過,寒冬來臨,遠襲之軍的糧草衣料跟不上,自會亂作一團。最遲拖到明年春夏,勝負即可分明。”

文官陰陽怪氣:“說得輕巧,感情行軍打仗的沒有宣大人親友,死傷勞民,您才能這般站著說話不腰疼!!!”

宣玨看他情緒震蕩,說完一句就從善如流閉了嘴。

謝重姒見狀制止:“張仁!”

被謝重姒一喝,文官回過神來,聲音低了下去:“……微臣犬子在兵營裏,運氣不好,值守在東鏡。賤內和家母日夜憂思,哭得眼淚差點把臣給淹了。殿下見笑。”

謝重姒悠悠地道:“為父為母者舐犢情深,沒甚好笑的。只是張大人,有人議和是憂憐兵民,有人議和只是為了……求榮奪權。三皇兄不僅想議和,還想送顧九冰歸燕呢。實在退後一步,他撂出的話是,接受顧九冰提議,領他去邊關叱敵。”

有人勸她:“……也不是不行,殿下,您看,以顧九冰對燕軍的熟識,說不定真能化解……”

“爾等年歲幾何,正當壯年就犯了耳目不聰的毛病嗎?!”謝重姒本就壓著火氣,被他一說徹底怒了,拍桌問道,“一個兩個的,瞧不出來他以退為進,先是提出極為過分的要求,好讓父皇容忍他另一個看似‘緩和’的願景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