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遊歷 (前世)重重視角看到的……

太元六年, 歲在庚子。

深夜軍營裏偶聞兵戈交戟,濃雲密布,天色陰沉得像要滴出墨來。

香囊裏依葫蘆畫瓢的平安符一張, 青溪一枚。

依稀縈繞艾葉白芷淡香。

宣玨稍訝地將青溪倒入掌心。

還真被她換了個乾坤。青溪名青只為配合青鸞之名, 其實是塊通體黝黑的磁石。也不知使了什麽法子,打磨成夏蟬模樣,和她雕刻的大小幾無差別,這才未現端倪。

除此之外……

宣玨撚起鬼畫符般的平安祈帖,發現這竟然是一張簽卦,明黃的方紙後被她畫了一串連筆墨畫, 正面卻是隸書小字的簽文。

如若朦朧月色泛開的低柔情語。

“上上簽上油二斤”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宣玨驚疑不定地揣摩片刻, 莫名冒出個荒唐而心動的念頭。

爾玉上寺廟求簽問卦去了?

再攤開青鸞旁的素箋書信。紙張描花塑金, 雲紋暗襯, 望都慣來喜歡這種斂藏風雅。簪花小楷上書:

“展信佳:得見君兮,良辰美景。”

……過於風流蘊藉,不似謝重姒會千裏迢迢寄信言說的。

果然第二頁信紙就原形畢露,承認字句抄撿來的, 瞎扯了一大堆雞零狗碎,挑揀宣玨關心的和她心喜的娓娓道來——

你長姊京郊安胎,由夫婿陪同看顧, 偶遇一次, 她心情不錯, 人也圓潤不少;師姐回去尋找她兄長葬身之處,準備將田姜老夫人也埋葬該地,也不知得找到猴年馬月;京中近來愈發凝沉郁亂,窒息得很, 父皇一天到晚鐵青著臉留人問政;未央宮外寒梅打了花苞,今年這花開得甚早,緊趕慢趕,等你回來差不多能撞見盛花期……

宣玨沉默而溫和地看完,眸中淺笑瀲灩,眼前倒是能浮現她時而雀躍時而郁悶的模樣。

不知不覺快看完整封信,臨近末尾,宣玨微微一頓。

謝重姒像是猶豫,寫完一遍塗黑抹去,又斟酌著補上話:“抽簽兩次,各不相同。寄君乃再。第一卦簽語同為上上,簽卦過於難聽俗落,未取。一並抄予你觀。”

簽文:前生注定是姻緣,女貌郎才並少年,失誤蹤由過北鄉,如今休要亂猜詳。【注】

前世今生仿若躍然紙上,北鄉依舊,不日將歸。

遠方的望都寒風呼嘯,幾天幾夜都未歇。

未央宮外的紅梅還未盛開,就不堪重負,被積雪壓得摧折四五條含苞待放的枝椏。

葉竹瞧著可惜,撿起插入素色瓷瓶裏。

玉屏後,謝重姒倚靠美人榻,愁緒頗重,面色難看地緊盯邊防情報,萬般無奈地嘆道:“還真被顧九冰勸降了。蘄州兩萬雄兵啊。”

涉及國事,葉竹七竅通了六竅,不敢多嘴,但見殿下愁眉不展,很識時務地幫她貶斥謝溫,說道:“哎殿下,這才蘄州一處呢,誰知道之後怎麽著?再者,就算燕軍投降了,大齊敢收歸編號這批人嗎?他們的老小都在燕國啊。”

叛敵投誠,家人會有什麽後果簡直不敢細想。

沒想到謝重姒仍在沉思。她想了想,喃喃說道:“不對勁。”

顧九冰不是直接勸降的。

笑話,人家大獲全勝占了城,誰管你是相爺還是皇帝,來大放厥詞者一律抄斬。

他是獻上一計,趁夜圍了城池,命人放火燒去蘄州糧倉和軍給處,再在上遊飲水處下毒。不是嚴重的毒,頂多腹瀉發熱,但大冬天也能要人性命。

三管齊下,本來三萬士兵這麽被折了五千,人心惶惶時顧九冰再粉墨登場,說得這群兵卒熱淚盈眶歸順投降。

“他圖什麽呢?”謝重姒皺眉道,“只想全身而退回燕國的話,不必大費周折。獻計?勸降?燕人不恨他麽?”

謝重姒猜不到老狐狸的意圖,但仍舊覺得三皇兄在玩火自焚。第二日就攛掇父皇發出旨意,言明一切結束後,速帶顧九冰回京,或是就地除掉。

杜絕放虎歸山的可能。

謝溫那邊敷衍地接了旨,不置可否,帶著顧九冰一路南下。順遂至極。

除卻蘄州勸降外,其余邊線,顧九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退諸軍,更別提其中還有將領本就是他的勢力,忠心耿耿的手下見到主子,恨不得以頭搶地立刻投誠——

這次謝溫長了心眼,不敢讓顧九冰和他的人手接觸,喝令燕軍退後二十裏。

顧九冰立在一旁,很有異國他鄉作俘虜的自覺,客隨主便至極,在城墻上看到退之不及的大軍,目光渺然遠眺,不知在看向何方。

忽然他像是隨口一問:“齊皇又下了旨意,要卸磨殺驢處理掉我?”

謝溫也是頂著多方壓力,妥協周旋,才能領著顧九冰在邊線諸城溜達,同樣煩累郁悶,他皮笑肉不笑:“畢竟您太顯眼了。”

顧九冰:“看來三殿下頗受齊皇猜忌啊。不肯讓你多絲毫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