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國文科舉

古有趙括紙上點兵……

今有爾等腐儒誇誇其談……

當真……

令人惱火!

若不是因為太過在乎名家氏族們的臉面,相信陸鋒定不會再讓這名只會誇誇其談的文官繼續浪費大家的時間。

陸鋒甚至都叫不上來這名文官的性命,他只是隱約的能記起來,這名文官貌似是今年國文科舉的榜眼。

榜眼?

就這水平?

這不僅會讓陸鋒對今年的國文科舉的質量產生嚴重的懷疑。

這王祿貴跟郭傑是幹什麽吃的?

就只會給朝廷培養這樣的庸才嗎?

若我龍寰盡是些這般的廢物,那還有何臉面去談光復大計?又有何臉面去談輝煌百年?

僅憑這名文官的這一句話,便足以讓陸鋒是下定了決心,下定了對龍寰全國應試教育體制的改革之心。

在陸鋒看來,想要讓龍寰繼續輝煌下去,人才是必不能少的,而如今的龍寰,有太多太多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變了,如果就這般地讓龍寰繼續迂腐下去,就這般地讓龍寰以一種毫不節制的態度去自我運營下去,那麽不需要幾代人的光景,龍寰就勢必會走前朝的老路。

到時候別說是這皇家基業了,就是這龍寰的百姓,都足以將整個陸家王朝給掀個底兒朝天。

很明顯,這不是陸鋒想要看見的結果。

所以必須要為之做出改變,而若想要改變未來,想要改變現狀,那麽要從各行各業出發,從各行各業開始做出調整和整改,畢竟變革要從基層開始,改革要從個人出發。

而現在,龍寰最急需做出的改變,便是其整個朝堂的人事調整上的改變,先控住了病原的源頭,才能對其開出具有針對性的處方來。

王祿貴所管轄的尚書院……

以及郭傑所管轄的吏部……

先把源頭掐住,然後再大刀闊斧的推行改革之法。

而陸鋒之所以會這般的去看待這個問題,全是因為,自打他認事開始,他就知道,整個龍寰的人事任命,皆是由尚書院和吏部一通參管,由尚書院組織每三年一屆的國文科舉一試。

惡那些有意想要報效朝廷的莘莘學子們,都需要經過各級的層層把關和考核,最終才能將其每個人心中的抱負得以大展天下。

只不過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些學子們最少也得順順利利的通過這一系列的國文科舉的考試才行。

如果沒有通過考試,那麽一切都是如水中月,如鏡中花。

而作為這一切的源頭,國文科舉主要被細分為兩大派別,及文舉與武舉兩類。

顧名思義,文舉乃是尚書院聯手吏部來給龍寰朝廷吸納內政型人才的一種考試,而武舉則是尚書院聯手兵部來給龍寰朝廷吸納統帥型人才的一種考試。

不過無論是尚書院聯手那一部,其目的都是為了給龍寰能尋找到被遺落於民間的那顆明珠,然後將其帶回朝廷,以供讓其能在朝堂之上大放異彩。

畢竟不管是文舉,還是武舉,整個過程都需要耗時很久,從最初的童試,再到院試,這就得耗費將近大半年的光景,而後再經由位於各個鄉鎮的尚書院分支機構來將前來參加童試的考生們進行層層篩選,最終再向各個州郡上報參與院試的考試名單。

在童試的背靠階段,考生們並沒有被明確的細分,即參與文考的考生與參與武考的考生,是被同意記名的,而被尚書院記錄在冊的考生,便能參與到第二輪的院試之中,而被尚書院記名的考生,其個人在坊間的名頭,便被稱為童生,不過絕大多數的考生,到頭發都已花白了,仍是一介童生,這難免會讓人為之唏噓不已。

通過了童試,那麽接下來這些童生們所要做的,便是被尚書院進行逐一細分,不過在此之前,所有參與院試的考生名單,均會被建立於各個州郡之中的尚書院將其名單上報於刑部,然後由刑部對所上報的人員名單進行篩查,但凡有作奸犯科之輩,亦或者是他國之奸細可能的,皆會被刑部的人將其名字從名單中劃出,直至確保所參考的考生皆是有著清一色的清白身世之後,這才會將其修改後的名單是重新地原路遞回當地,而這一系列的過程,少則三個月,多則大半年。

而在這段時間內,各州郡的尚書院便會與當地的府尹聯手,是將所有的背靠考生進行甄別分類,參加文舉的考生,會被送進當地的各家書院中進行進修,而那些參加武舉的考生,則會直接被送進當地的城防守備軍中進行歷練,直至院試開始,方才會被尚書院將這些考生統一召回。

而院試並非童試那般的簡單了。

所有前來參加院試的考生,整個過程會被尚書院拆分成兩天去完成,第一天會安排歲試,歲試是每個童生都必須要去參與的考試,通過了歲試之後,方才有資格去參加第二天的科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