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九十五

元旦大朝會後, 桓煊回到王府,回想起上朝前在棲鳳閣中蕭泠的態度,他隱隱感到有哪裏不對勁, 心中似有個模糊的念頭, 每當他快要抓住時卻又像遊魚一樣滑走了。

正思忖著,忽有內侍在簾外道:“殿下, 宋副統領有事稟告。”

桓煊思緒被打斷,捏了捏眉心道:“請他進來。”

宋九郎走進書房,向桓煊行了個禮。

桓煊道:“可是東宮那邊有什麽事?”

他本在一步步向太子施壓,逼他狗急跳墻, 但蕭泠回京讓他只能推遲計劃——三鎮節度使的身份敏感,兩人的關系又瞞不過有心人,若是在她駐京期間動手,不可避免要將她拖進是非的漩渦裏。

皇帝忌憚蕭泠, 雖然不會輕舉妄動, 但難保不會因勢利導對她不利。

計劃雖然暫停,但他還是讓人盯著東宮, 宋九便是總領其事之人,這位副統領平日嬉皮笑臉的, 卻很擅長這些勾當,與嚴正剛直的關六郎相輔相成。

宋九郎道:“回稟殿下,東宮沒什麽明顯的異動, 但太子近來時常以講經論道為名召僚佐入書房, 一談就是半日。聽聞後院也幾乎不去了,只時不時去吳良娣院子裏看看小郡主。”

桓煊略一思索便將前因後果大致推了出來,桓熔與阮月微先前幾乎已撕破了臉,卻在蕭泠入京後忽然親自將她接回東宮, 兩件事八成有關聯。後來他帶著阮月微去赴賞梅宴,更確證了他的猜測——他是要讓阮月微辨認蕭泠是否就是鹿隨隨。

阮月微想必認出了她,告訴了太子,於是太子如臨大敵,找幕僚商議對策。

他一直懷疑陳王毒殺長兄、淑妃的死都與桓熔有關,只是始終不能確證。但秋狝之事卻明明白白是太子做的,而蕭泠當時也在場。難怪他會驚慌失措了。

桓煊沉吟片刻,點點頭:“阮月微最近做了些什麽?”

宋九郎知道他們家殿下對太子妃早已沒了那份心思,趙清暉那只斷手還是他設法弄進東宮的呢,不過多年習慣使然,他還是覷了覷桓煊臉色,斟酌著道:“回稟殿下,太子妃小新歲那日入宮謁見皇後娘娘,此後便在寺中陪著娘娘,一直住到歲除。”

桓煊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他就知道皇後不會無緣無故給他送生辰禮、辦生辰宴,她一定是從阮月微那裏知道了他和蕭泠的關系,歲除宴上那碗羊湯面便是告誡之意。

若是換了小時候,他大約願意用一切去換母親的眷顧,哪怕是難以下咽的羊湯面也會心甘情願地吃下去,可事到如今他只覺反胃。

“孤知道了,”他淡淡道,“東宮守備可有什麽變化?”

宋九郎道:“倒是沒什麽大變化,只是最近操練從早晚各一次改成了一日三次。”

他頓了頓道:“不過這也是常事,上元將近,宮中各衛都在加緊操練,便是我們府上也一樣。”

桓煊微微頷首,今年皇帝要去勤政務本樓觀燈,太子也要隨行,加緊操練、增強守備是題中應有之義。

皇帝出宮觀燈、與民同樂也是早就定下的事,本來朝廷收回淮西那年便要大肆慶賀一番,向各方藩屬使者展現大雍繁華,只是因皇帝風疾發作一拖再拖,這才拖到了今歲上元。

每件事都理所當然,可桓煊莫名有些不安,好似遺落了什麽事。

他思索半晌,卻始終想不起來是哪裏不對勁,昨夜一宿未眠,壓下去的宿酒這會兒又發作起來,他的腦海中像是有一群猴子在彈琵琶,讓他難以靜下心來思考。

他揉了揉額角,向宋九道:“去同關統領說一聲,上元那日讓他帶一隊人馬去勤政務本樓周圍守著。”

無論如何,以防萬一總是沒錯的。

好在蕭泠會去曲江池,與勤政務本樓一南一北,就算有什麽事也波及不到她。

……

正月是一年中走親訪友的時節,長安城裏比平日更熱鬧,晨鼓一動,大街小巷上車水馬龍,身著新衣四處拜年的人們摩肩接踵。

隨隨身在異鄉,沒有親戚可走,可正月裏接到的帖子著實不少,元旦當日照例要在宮中與天子、百官一同宴飲,人日皇後設小宴請三品以上命婦與宗室女,隨隨也在其中。

接著她又去大公主和豫章王府上分別赴了一次宴會,轉頭就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

燈會在日暮後才開始,隨隨用罷晚膳,一邊等待天黑,一邊坐在堂屋廊廡下磨她的刀。

她倒了些油在磨刀石上,用兩指抵著刀身,小心翼翼地劃動,刀鋒擦過磨刀石,發出細細的沙沙聲。她的手很穩,施力均勻,神色專注而寧謐,仿佛不是在磨刀,而是在修禪。

這是她多年來的習慣,每次上戰場前她都會以此來放空自己——雖然身經百戰從無敗績,但人畢竟不是神,沒有人有必勝的把握,即便贏過再多場,下一場也可能喪命,血灑黃沙幾乎是為將者的命運。何況對她來說無論被殺還是殺人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外間傳言她天生兇殘嗜血,卻不知她第一次殺人差點把膽汁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