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也是個春天(第2/2頁)

但是黃道舟的思想沒有在監督勞動中徹底改正,他一直堅持“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管家裏如何貧窮,依舊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

其實這也是不得已,三個孩子都是農村戶口,以他的人脈想要改變這一切絕無可能,唯有讀書這條路才能夠讓孩子們“躍農門”光榮的擁有定量戶口。

黃漢的姐姐黃馨讀五年級,此時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還沒有執行,小學是五年制,畢業後不是人人都可以讀初中,那是要經過考試篩選的。

三水縣最好的小學當然是實驗小學,最好的初中是在離市中心不太遠的實驗中學。

以實驗小學的歷年平均水平,被實驗中學錄取的人數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黃馨跟黃瀚截然不同,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她的目標當然是考入實驗中學。

畢業班肩負著升學率的排名,學校當然抓得緊,早讀時間要提前半個小時,因此黃馨已經早早地出發了。

雖然兒時那段小學的記憶有些模糊,但是黃瀚還不至於找不著自己的班級。

實驗小學是三水縣城香火鼎盛的一座廟宇改建的,到了最後古建築基本上被拆毀,只留下一座古戲台。

一九八一年的學校大門就是這座古戲台,即便是三十幾年後,這裏也算得上是個地標建築。

黃瀚在母校前佇立良久,瞧著古戲台下川流不息的小朋友覺得無比滑稽,一個四十幾歲的靈魂主宰著十一歲的小身板去讀小學三年級,這特麽該有多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