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都值得期待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現在就入股“光華電機”和“豐登蓄電池”這兩個企業,就是為了布局,為了電動車最重要的組件“鉛酸蓄電池”和“電機”的研發。

接下來當然是出資和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或者復旦大學共同研發電動車,並且簽訂協議明確各占專利的比重。

相信有了黃瀚這個先知提點研發團隊的教授、研究生、博士後們,研發速度肯定驚人,一兩年出成果不是夢想。

生產電動車真的是利國利民。

黃瀚至今都記得九十年代初開始,三水縣的摩托車漸漸地多了起來,很快就發展成滿大街都是。

他自己就騎摩托車足十二年,第一輛車是九三年購買的“重慶八零”花了六千多塊錢。

摩托車的壞處太多,不安全理所當然是第一位。

黃瀚就摔過不止一次,幸好都穿防護服戴頭盔,只是在腿上留下了幾個傷疤,沒有送命。

四叔的獨子黃鴻運就太不走運了,才四十出頭就死於車禍,他當時戴頭盔了,可惜被撞得太狠,當場死亡。

這件事兒黃瀚記在心裏了,黃鴻運這輩子肯定不可能騎摩托車。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這件事上更加能夠體現出。

原本軌跡的四叔黃道涵總有在三水城買房子的計劃,然總是不買,房價越等越貴越舍不得下手。

夫妻倆總想回三水城安家,然最後都死在了秦皇鎮。

如果他倆早日來三水城,就不會導致唯一的兒子黃鴻運騎摩托車時被汽車撞死。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秦皇鎮距離三水城七八十裏,當時黃鴻運的兒子在三水實驗中學讀高中,黃鴻運為了照顧兒子,天天騎摩托車來回奔波。

騎行的裏程多了,事故的比例當然不同。

現如今這種事應該能夠避免,因為黃道涵一家子都來三水城了,黃瀚能夠給黃鴻運在三水城安排對口的工作。

以後黃鴻運哪有可能每天都得騎摩托車跑一百五六十裏?

這不是吹牛逼,黃鴻運當下在讀財會,他是個規矩人,又是自家人,以後肯定把他培養成“全力企業”的財務總監啊!

肯定不允許他天天騎摩托車,甚至於都不許他開汽車。

況且黃瀚還可以在黃鴻運四十歲後就把他帶在身邊,盡可能不給他作死的機會。

已經有了改變舅舅張禹根宿命的成功經驗,黃瀚幾年前就肯定了歷史是可以重寫的。

自認為救下黃鴻運一條命完全做得到!

我們國家是貧油國,石油必須依賴進口。

然我國優質煤炭儲量很大,水能、風能、太陽能的潛力巨大。

火電、水電,風能、太陽能發電並舉,二十年後,電力供應恐怕是世界之最。

老百姓日子過得精細著呢!

三水縣執行錯峰電價,絕大多數人家都是晚上睡覺錢給電動車充電。

這相當於什麽?相當於這些錯峰充電使用的電能是白撿的。

電力供應最怕全天不平均,電廠生產出的電力沒法輸送,只能白白放掉。

提前十年生產出電動自行車,並且推廣開,九十年代、兩千年再也不可能滿大街都是摩托車的噪音。

少了汙染嚴重的摩托車,多了電動車,城市的汙染值肯定下降很多,還減少了石油的進口。

早日發展電動車當然利國利民。

六月底,合資企業“三匯集團”終於開始投產,新產品火腿腸走向市場。

此時的火腿腸裏真有豬肉而且比例不低,味道蠻好的,市場很大,特別是北方市場。

“三匯集團”僅僅是一條生產線,產量不大,基本上做到了零庫存。

李建國聽從黃瀚的指點,親自抓銷售參與跑市場,“三匯集團”三個月內有望達到月產值五百萬。

這時豬肉的平均價格大概是一塊五毛錢左右,早就用不著計劃票,敞開供應。

多了“三匯集團”這個消耗豬肉的大戶,三水縣食品公司徹底翻身,效益月月遞增。

幹部、職工拿到了獎金,工資上浮了一兩級,情緒截然不同,管理容易許多。

不僅僅是食品公司受益匪淺,也連帶著發展了三水縣農村的養豬專業戶,也帶動了周邊縣、市。

陳義華嘗過火腿腸後贊不絕口,決定下訂單,這種保質期長達一年的副食品太好了,當然要拿去跟老毛子換“卡瑪斯”發動機。

山河無恙家國夢圓歲月靜好!家鄉越來越好。

每當瞧見心情愉快的父母,黃瀚心裏就充滿成就感。

星期天,黃瀚三個和張芳芬正準備吃午飯,黃道舟哈哈大笑著進了門。

肯定又是攤上好事了,而且是大好事,否則以黃道舟現在的心態不可能喜形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