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長姐(上(第2/4頁)

既然知道入魔中歲月虛偽,謝青鶴也不著急,幹脆靜下心來,老老實實修煉。

這種環境裏煉體的作用不大,一旦出魔就消失了,作用不到本體。他主要做的都是修心養性的功課,不拘什麽時候都能修煉。有時候盧宣一邊教他讀書寫字,他都能一心二用。

時間一晃,到謝青鶴七歲時。

姐夫家差人來報喜,說姐夫秋闈折桂,中了解元。

這就很了不起了。

南興本是文風鼎盛之地,每回乙科都要殺得屍橫遍野。相傳南興一地,中舉比登第都難!

盧宣也很高興:“好,好啊!老師在天有靈,也當含笑九泉了。”

盧宣口中的老師,就是楊顯祖的祖父楊攸,他是盧淵曾祖父盧濟儒的同窗。

當初盧濟儒青雲直上,官居二品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楊攸一身才華卻屢試不第,在南興老家當了一輩子塾師。盧濟儒敬重楊攸才華,以重金延其為西席為盧宣充作蒙師,楊攸對盧宣也盡心盡力,師徒關系非常親密。

可惜麽,大概是楊攸授徒用力過猛,讓盧宣也繼承了他屢試不第的才華,止步秋闈,一世舉人。

盧濟儒既然官至二品,給兒子走後門弄個肥缺也不難。盧宣也確實曾經出仕,去做過官。奈何官場都有隱形歧視,舉人出身的就像是妾生子,永遠都比進士出身的嫡生子矮一截。

盧宣心高氣傲奈何學歷不行,幹了沒三年就受不了了,氣沖沖地辭官回家。

盧濟儒也覺得兒子心性不行,辭官回家總比在官場惹禍安穩。

盧宣就開始娶老婆,生兒子,納妾,生兒子,再納妾,生兒子……他想法也很簡單粗暴,我屢試不第,我兒子總能當個進士吧!我家有進士的種子啊,我爹就是探花!

可惜,後宅那麽多女人,別說十七八個兒子,唯一一個兒子都差點沒站住。

——盧淵的親爹盧魯,是個反應遲鈍的瘸子。生下來就有問題。

到盧魯這一輩就不敢作妖了,一來害怕後宅陰私之事重演,二來盧濟儒也已經死了,家裏的靠山倒了,雖說盧濟儒的同年同窗乃至下屬都還在,可畢竟人走茶涼,有點人情還得省著點用,跟盧濟儒活著的時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盧魯只娶了一個正頭娘子,生下盧澤、盧淵兩個孩子,都很健康。

姐夫家的下人又說,姐夫待會兒就帶全家來給祖父磕頭。

楊家下人離開後,盧宣就抱著謝青鶴,摸摸他的頭,嘆息道:“怎麽就不和你姐姐掉個個兒?你若是哥哥,她是妹妹……唉。”

盧淵比盧澤小十二歲。

盧淵沒出生之前,盧宣都打算從族中過繼嗣子了。

自盧濟儒之後,盧家再沒有人在朝為官,盧濟儒也已經死了很多年了,他生前留下來的人脈人情都在漸漸地衰朽消失。人脈不用,過期作廢。盧家根本等不到盧淵慢慢長大。

若是讓盧澤坐產招夫,必然找不到什麽好女婿,也照樣用不上即將消失的人脈。只能過繼嗣子。

盧淵出生之後,事情就好辦多了。盧澤不必守家,就能嫁個現成有前途的女婿,盧家再順手幫上一把,將盧濟儒遺下的一點人情給了女婿,女婿成勢之後,再順帶拉拔一下盧淵……完美。

楊顯祖就是盧宣挑選的完美跳板。

一來楊顯祖才華橫溢,在南興本地名氣不小,盧宣很看好他的前途。

雖說時運不濟,取中秀才之後,第一次秋闈死了爹,第二次秋闈死了媽和老婆,第三次秋闈吃壞了肚子上吐下瀉……第四次總不會再出問題了吧?!

二來兩家關系親近,知根知底又有感情。盧宣認為,楊顯祖受了自家的托舉恩惠,總不至於翻臉無情吧?盧澤嫁給僅有秀才功名的楊顯祖做填房,絕對是下嫁。何況,盧家還要盡力培養楊顯祖。

當然,如果盧淵和盧澤的性別能對調,盧家哪裏還需要培養女婿?

謝青鶴心中嘆息。

盧家的根子,從祖父盧宣這裏就走歪了。

“太爺爺之前,我家可有貴人親友在朝為官?”謝青鶴問。

盧宣一愣。

“我曾聽老仆講古,說我們老家住在琴頭村往西的尖山坳,全靠老太太耕田養魚,才供養出太爺爺這位探花郎。太爺爺年輕時候也是要下田種地的,他老人家水性好,十裏八鄉都有名。春闈時,太爺爺蹭了同鄉舉子的車子,才有盤纏順利抵京赴考。”

“他在京中一無人脈,二無錢財,官至二品,鄉野景仰。”謝青鶴也不能說得太過分。

畢竟眼前這個是祖父。啪啪打祖父的臉太兇狠了,可能會被祖父真的啪啪打臉。

可他的話已經很露骨了。太祖父盧濟儒一身光棍混到了工部尚書的實差,祖父你有個二品大員的親爹還不是灰溜溜地滾回家來?親爹都沒用,那些太爺爺在官場上留下來的香火情有什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