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3頁)

換句話說,和尚“收徒”與“弑師”是可以劃等號的。

謝青鶴想起酒樓裏絡腮胡說的僧殿下。看來和尚想做的事,終究是做成了。

“我也想知道,你為何突然要收徒?”謝青鶴不解。

和尚眼底竟露出了一絲極其溫柔的光澤,聲音也變得柔和:“施主若見了伏蔚,也會很喜歡他。他是個很可愛溫柔的小朋友,他說欲拜在貧僧門下,隨貧僧修習佛法,參悟脫離俗世困苦之法,貧僧又怎麽能拒絕他?”

謝青鶴一時竟不知道該有怎樣的表情了。

他與老和尚也有一面之緣,老和尚修性不修命,形容幹枯,滿臉褶皺,是不怎麽好看。

可是,僧是佛弟子啊!豈不知紅顏骷髏,皮囊美貌,皆是虛妄?

居然中了美人計,隨隨便便就把師父給幹掉了?!

“那池子是你蠱惑皇帝挖出來的?”謝青鶴問。

和尚一口否認:“不是。”

“老和尚雖來自眉山南,血脈不在中原,不過,我與他也有一面之緣,單看心性,他不是縱容封魔谷再現的妖僧。外界傳說是寺裏的和尚指點皇帝挖了個大池子,‘調理’龍城風水,不是你,難道是老和尚?”謝青鶴反問。

和尚居然點了頭。

“師父指點皇帝於宮中掘太液池,本是想聚攏群魔,以天子紫氣鎮壓,永絕魔患。”和尚解釋。

謝青鶴嗤之以鼻。

人間天子確實能承接數百年氣運,可絕對談不上“永絕”魔患。

須知流年變換,山水也會變更。大江大河尚且不能年年流經同一地點。一旦龍脈變化,氣運流逝,國祚也會衰微。古往今來多少大能修士皆不能阻止,老和尚憑什麽“永絕”魔患?

若真能做到這一點,寒江劍派用得著數千年來沿江封魔,用得著拿歷任掌門的屍骨鎮壓封魔谷?

和尚點點頭,說:“謝施主笑得不錯。師父他是受了騙。”

老和尚拿著寺裏故老流傳下來的藏寶圖,帶著徒弟四處搜尋。

和尚四處翻閱經典,尋找古之高僧大德秉承皇帝約束所著偽經的漏洞之時,老和尚則在尋找“馴魔”的秘籍寶藏。師徒二人行走多年,和尚覺悟了邪道,老和尚則找到了一本看上去非常可信的古書,學到了“鎮魔”之法。

孰不知那本古書,那張藏寶圖,從頭到尾都是魔尊們設計的一場詭計。

只怪老和尚那張藏寶圖來之不易,尋找寶藏秘籍也費了極大的功夫,魔尊們還故意派遣了魔修前去圍追堵截,仿佛極其恐懼老和尚得到除魔殺手鐧的模樣——老和尚便深信自己得到的是真本正經。

“師父去遊說皇帝掘池之前,也曾試驗過那本秘法是否有效。”和尚說。

“魔尊故意使了些魔物、魔修前來送死,師父一擡手,大光明咒落地,數百裏魔氣席卷而空。這麽大手筆的犧牲,魔尊也是好大氣量。”

魔尊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對老和尚下足了本錢進行誆騙,老和尚不上鉤也很難。老和尚說服了皇帝,在宮中掘出了積蓄魔氣的太液池,魔氣侵世的結局就無法避免了。

積蓄的魔氣日夜蒸騰,龍城百姓入魔者眾,宮中的龍子皇孫也無法避免。

“伏蔚先入了魔。”和尚說。

謝青鶴不禁嘆氣:“你知道他入魔了?”

和尚點頭:“他未入魔時,貧僧也見過他。那時的他,並不可愛。”

“入了魔的伏蔚比較可愛,你就覺得入魔也沒什麽了?”謝青鶴問。

“善惡都可一言而決,佛與魔又有多少差別?”和尚心平氣和,根本不覺得自己有什麽問題。

“他要拜你為師,想來是有所求?”

“天子有紫氣庇佑,大魔尊想得到皇帝的皮囊,苦於無法近身,便來求貧僧去給皇帝傳道。”

“貧僧想那皇帝性情陰鷙、喜怒不定,也不見得如何愛惜民生。倒是大魔尊……諸魔皆稱贊大魔尊乃有道明君,若他有了皇帝的皮囊,說不得比這個真皇帝更好十分。”和尚越說越覺得理直氣壯。

謝青鶴將長劍拄地。一時之間,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據你所知,這個……大魔尊,他究竟想做什麽?”謝青鶴問。

和尚眼底竟有了一絲茫然:“他……就想當皇帝?”

“那弄得現在天氣如此反常,是為了什麽?你是在鄉野行走過的行腳僧,該知道農人所說瑞雪兆豐年的道理。寒冬土壤上凍,蟲卵衰亡,養息肥力,來年春耕秋收才不耽擱。就不說農人稼穡,這白晝炎夏夜裏寒冬的折騰,我家小弟子們都要生出病來,就不知道這樣惹人厭煩麽?”謝青鶴質問。

和尚張了張嘴,覺得謝青鶴關注點有點歪。

現在的情況是魔氣升騰,龍城百姓紛紛入魔,和尚準備好的應對說辭也主要在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