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大爭(33)(第3/7頁)

陳起將那只大肚瓷盞看了好幾眼,說:“憨態可掬,誠為可愛。”

說著,他將杯盞放下,拍了拍穿著靴子蹬進被窩、至今也沒睡暖和的雙腳,起身出門。

謝青鶴能感覺到陳起情緒不大正常,回憶二人對話也沒什麽怪異之處。以他的見多識廣,也沒能弄明白陳起的復雜心意。只能揣測,也許是大敗之後心情不好?

陳起與白芝鳳等人就在門外議論,謝青鶴沒有去湊熱鬧,換了鋪褥之後,直接上床睡了。

——他一個九歲的小孩,聽聞噩耗之前就是該睡覺的時候了,又去將軍府生生熬了八個時辰,早就困得遭不住了。戰場復盤的事他沒必要跟著,行軍打仗的事也輪不到他。

等謝青鶴一覺睡醒,陳起與白芝鳳等人早已經散了。

紫央宮服侍的下人都低眉順目,沒人敢行差踏錯,也沒人敢帶著笑容。

戰敗的陰影籠罩著整個青州城,每天都有潰兵三三倆倆或成群結隊的歸營,安瑩忙著整頓殘兵主持防務,陳起就窩在紫央宮裏吃喝睡覺。

謝青鶴跟他住在一起,一天兩頓總要去陪著吃飯,陳起不怎麽出門,精神卻很好,並不頹喪。

過了幾天,秦都的情報才輾轉到了陳起手裏。

白芝鳳與安瑩都被招來了紫央宮,謝青鶴原本在陪陳起吃飯,趕了個湊巧。

“燕城王還沒死。秦帝把他從死牢裏找了出來,請他守城。他的舊部秦都五虎還剩兩個,復職後接管了禁軍三成兵馬。”陳起將沾著血的情報放在案上,“輸得不冤。”

燕城王妘黍是秦帝王叔,在秦先帝駕崩之前,受命監國輔政,秦帝長大了就把他廢了。

燕城王在十年前下獄,秦帝既不放他也不殺他,反正就是死死地關著。早在八九年前,就一直有傳言說秦帝派小人去獄中偷偷把燕城王暗殺了,為哄騙世人方才秘而不宣。

這麽多年下來,所有人都相信燕城王是真的死了。

誰都沒想到燕城王不但沒有死,他從死牢裏爬出來,居然還能帶兵打仗!

白芝鳳與安瑩都很意外。秦帝昏聵殘暴,又十分膽小偏激,按照天下人的想法,他把燕城王下獄之後必然要殺死,否則,他哪可能睡得著覺?誰都不肯相信燕城王居然真的活著。

安瑩忍不住問道:“這消息可信麽?先前不也是他們說找不到關押燕城王的地方,很可能是真的死了。現在又說燕城王活過來了?”

陳起瞪了他一眼。

要從秦都監獄裏去搜十年前關起來的犯人不容易,秦帝特赦燕城王,請他重新執掌禁軍卻敵,這種大事哪可能遮遮掩掩?無非是戰時交通不便,消息傳遞緩慢,才讓陳起這一方都一頭霧水。

說到底,也是因為陳家這些年都在相州附近發展,沒有機會與當年全盛時期的燕城王交手,以至於陳起陷入戰陣都沒能看出對方的路數。常常交手的勢力,光看對方行軍布陣的風氣,就能知道主帥是誰,是誠心實意要打還是虛晃一槍。

謝青鶴心想,這就對上了。

歷史上陳家攻打秦廷王都,壓根兒就沒有燕城王什麽事。

想來若不是陳起打得太過順利,提前七年達到秦廷老巢跟前,秦帝也想不起關在牢裏的燕城王。按照正常的時間線,燕城王很可能在未來幾年裏就死在了獄中,那時候就算秦帝倉惶之下想搬救兵,沒戲,人早死透了。

而且,此時距離燕城王下獄不過十年,他的舊部在禁軍中還未衰老,仍在當年。再過七年,禁軍的士兵很可能已經換了一茬人了,就算燕城王沒死也沒法兒指揮完全陌生的禁軍。

陳起也算是倒黴,提前七年攻打王都,遇上了還沒死透的燕城王,方才有了這場大敗。

“燕城王。”陳起念著妘黍的封號,眼中帶了一絲殺氣,“必報此仇。”

陳起說要報仇,也沒有興兵再戰的意思。

一來戰損太過嚴重,軍心渙散,二來早已準備好攻打王都的軍糧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軍糧與普通飲食不同,需要經過特殊烹制方便保存攜帶。若是屯兵紮營就不必這麽麻煩,日常夥夫也能做些豆粥、菜湯充饑。陳起打仗比較把穩,一城一寨穩紮穩打,背後補給線通常都很穩定,所以,他麾下士兵則通常攜帶十五天到二十天的口糧。

軍糧需要大批後勤役夫來制作,耗時耗力,不可能今日說出征,明天軍糧就發放下來。

謝青鶴與陳起都住在紫央宮,陳起又喜歡把他帶在身邊,他不得已推了許多私務應付陳起。

以謝青鶴看來,陳起在燕城王手中吃了大虧,可他並不懼怕燕城王。這一場王都之戰最開始是陳起慘敗,隨後陳起能在潰軍中拉起一支隊伍殺了回去,打得追兵落花流水,足見在戰場上陳起的指揮才能並不遜色於燕城王——他就是太得意了,被原本應該死在獄中的燕城王打了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