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大爭(33)(第4/7頁)

現在不管是陳家還是秦廷都元氣大傷,陳起私下跟謝青鶴嘲諷燕城王:“他若能完全控制禁軍,早已帶兵殺來青州。如今龜縮不出,可見王都之危解除,皇帝又收繳了他的兵權。”

謝青鶴從不在軍事上發表意見,把藥端給陳起,盯著陳起一飲而盡。

“此湯苦澀不能入口。”陳起喝完了才跟兒子抱怨。

謝青鶴把空碗遞給在旁服侍的夏賞,問道:“良藥苦口。阿父夜裏睡得踏實嗎?”

陳起想了想,說:“這兩日睡得踏實。都是這藥的緣故?”

謝青鶴點頭。此次大敗而歸,陳起看著不動聲色,心裏大概很煎熬,說是五內俱焚,腹中發燙。謝青鶴替他摸了摸脈,能把自己氣到脾胃失和,心火胃火一起燒起來,那是挺難受。

畢竟是師父以後要用的皮囊,謝青鶴調養起來非常用心,陳起卻被兒子的孝順感動了。

“原本打算把霜州的鐵礦給了你。”陳起給兒子解釋,“再等兩年吧。”

那日聽說謝青鶴在燒窯賣瓷器攢錢之後,陳起就有心把霜州鐵礦賞給兒子。

他已經跟謝青鶴暗示了一下,想要叫兒子去討好跪舔他。這年月鐵器是硬通貨,最值錢的東西之一,金子軟爛不能打兵器,鐵卻可以,許多地方民間流通使用的尚不是銅錢,而是鐵錢。

陳起說要把鐵礦給謝青鶴,就是給了謝青鶴一座錢礦,缺錢麽?自己敲去,燒什麽土!

然而,燕城王沒死的消息傳來之後,陳起就改了主意。

謝青鶴知道陳起要往秦都使間,說不得要花大錢收買秦帝身邊的奸臣,能從敵後弄死的對手,陳起也不想花人命去填。燕城王和秦帝的關系可不像陳起與詹玄機、單煦罡,離間計很可能成功。

謝青鶴不可能給陳起征伐天下的事業添亂,盡量恭敬地說:“兒手中銀錢已有富余,不過是試驗古方,花費不多。”這時候態度稍微不好,陳起那敏感脆弱的父親的尊嚴就要碎成渣渣了。

兒子這麽懂事體貼,態度這麽順從溫柔,陳起心裏舒坦,胡子也微微上翹。

謝青鶴趁機請示:“兒在青州頗覺無聊,衣食起居也很不便,想請左家兄弟與幾位女郎前來做伴。”

他不能直說要把小師弟帶來。

這時候孩子夭折率非常高,長到十幾歲的孩子都是一場風寒說沒就沒,伏傳年紀太小,又是陳紀唯一的兒子,身份比較貴重,哪可能說接來做伴就接來?沒得這麽禍禍自家子弟的。

左家兄弟就不同了,一來與陳叢年紀相當,二來本就是左瞿溪放在陳家的人質,人質沒人權。

至於添搭上左家女郎,那就是為了把姜夫人也帶過來。姜夫人再把常夫人、小師弟一起帶來,那就很順理成章了。一個家只要有主母鎮宅,就可以帶上小孩來養育了。

陳起知道兒子跟侄兒感情好,卻也不知道謝青鶴與伏傳的真正關系。

這時候謝青鶴說要左家兄弟與左家女郎,陳起還沉吟了片刻,對謝青鶴說:“你年紀大了,也該懂些人事。左家女郎在相州與你相伴日久,或有青梅竹馬之情,不過,兒啊。”他拍了拍謝青鶴的肩膀,“以你如今的身份,左家女郎已經配不得你了。你要拿住分寸,妻妾有別,待為父日後替你挑個高門貴女,左家的女郎就隨便應酬著吧。”

謝青鶴停了停,半晌才說:“兒遵命。”

如今恩州也在陳家掌握之中,由陳慈駐守在前,再有恕州單煦罡策應協防,青州很安全。

謝青鶴張羅著從相州把小師弟搬來青州,就涉及到要讓姜夫人一起過來的問題。他原本以為要說服陳起比較困難,哪曉得陳起並不反對,還親自給相州寫了信,派出自己的衛隊去相州接人。

姜夫人拖家帶口來青州就不如謝青鶴快馬加鞭那麽迅速,謝青鶴也不著急,按部就班做事。

他主要去冶鐵坊看匠人們調整方子鑄新鐵,各色礦物如何配比才能鑄成利器,謝青鶴心裏門清,然而這事不能一蹴而就,得讓匠人們“試”著來。平時也就看著楊奚與華家兄弟抄抄書。

陳起就忙碌得多了,除了整軍練兵之外,他還要去各地巡視,安撫治下。

伏傳寫信來說,很想插上翅膀飛過來。奈何姜夫人與常夫人都是慢性周全的脾性,搬個家好大的排場,車馬塞了幾十車,走起來艱難無比。

謝青鶴禁不住好笑。就姜夫人走走停停的腳程,只怕要走上大半年才能抵達青州。

就在此時,表現得非常消停的秦廷,派使者把項蘭的屍體送了回來。

——此舉自然是修好。

若是為了示威,送回來的就不是全屍,而是項蘭的首級。

項蘭是陳起的心腹臂助之一,在謝青鶴的印象中,他活到了陳起登基,受封驍武侯,孫子尚了陳叢的女兒燕城公主。這條時間線上卻為了掩護陳起逃生,帶著一千兵馬死守春風原,力竭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