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第2/7頁)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麽突然給伏傳介紹姚歲的生平,伏傳含笑聽著,姚歲也有點懵。

謝青鶴給伏傳說了個大概,又轉身向姚歲解釋:“你是我在小世界的弟子,師承道統在此,我沒有不認你的道理。不過,你來此日久,想必也知道門內關系。早些年我便宣布不再收徒,下一代內門弟子皆歸在你小師叔門下。”他毫不避諱地握住了伏傳的手,“我與你小師叔結侶多年,你便是尊他為父,也不違禮。”

這句話說得峰回路轉,把伏傳嚇了一跳。

在此之前,謝青鶴都堅持不肯對外透露結侶之事,伏傳也習慣了在人前老老實實做小師弟。

尤其讓伏傳震驚的是,大師兄還提到了道統承襲之事。在從前來看,寒江劍派上下都觸及不到登真飛升之事,總有前人逝去,後人繼承。道統承襲就是非常嚴謹切要的根本。

現在的情況已經徹底不一樣了。

謝青鶴功可封聖,上官時宜與伏傳都要隨他飛升,凡間的道統哪還有從前那麽緊要?

“大師兄,此一時彼一時。我總是要跟您一起離開,門下弟子在你我何人……”伏傳一句話沒說完,謝青鶴側頭看了他一眼。

伏傳也不能在公眾場合質疑掌門真人的決定,只好乖乖閉上嘴。

姚歲則是驚喜萬分,問道:“師父的意思是,弟子可以留下來麽?——留在內門?!”

這一批從小世界過來的人,幾乎都是謝青鶴親自教養過的後輩,稍微品性上略有不堪,都不可能在無情無智的胎光主導情勢的時候,通過大陰陽符穿越時空來此現世。正如鮮於魚適才所說,他們知道回去就是面臨應有的死期,可是,誰也沒想過為難謝青鶴,非要留下來求一條生路。

按照最正常的邏輯來想,現在的一切都是扭曲的,謝青鶴從鬼府回來了,就該撥亂反正了。

哪曉得謝青鶴處置得這麽輕而易舉。回去就要死?那就別回去了。

讓謝青鶴花費功夫研究的竟然不是要不要送這些人回去、不送回去會不會破壞天道秩序,而是留下來該怎麽處理內門名分——徒弟不能不認,更不能讓小師弟在師門被邊緣化。

“合著我適才都是白說了?”謝青鶴屈指在姚歲腦袋上敲了一下,“叫誰師父?”

姚歲在前世活了大半輩子,在師父跟前仍舊小孩兒似的不敢造次,挨了一下只管縮頭,順勢就朝著伏傳下拜,規規矩矩磕頭:“弟子姚歲拜見師父。”又給謝青鶴行禮,猶豫了片刻,“大師父。”

按照規矩,拜在伏傳門下的弟子,應該尊稱謝青鶴為掌門師伯。

謝青鶴猶豫了片刻,伏傳去拉他的手,沖他微微點頭。

姚歲原本就是謝青鶴的徒弟,幾十年師徒情分實實在在存著也非虛妄,記名在伏傳門下已經是強行剝奪了師徒之份,非要他稱呼師伯,未嘗不使人傷心。

何況,謝青鶴與伏傳畢竟關系不同,他倆不僅僅是師兄弟,也是道侶。

謝青鶴方才點頭:“也罷。”

鮮於魚笑眯眯地看了全程。

他是宗門前輩,不可能和姚歲一樣跑到後世來重新拜師。但是,鮮於魚也不著急。

姚歲都留下了,謝青鶴總不可能單獨把他送回去等死吧?無非是姚歲在內門做弟子,他在內門或是外門繼續當長老罷了。他與謝青鶴相處了幾十年,雖沒有師徒名分,也與門下弟子無異,以謝青鶴這樣護短的脾性,哪可能虧待了自己?

伏傳莫名其妙就收了個徒弟,這必然還是嫡傳弟子,唬得他渾身上下地摸,混亂中摸出掛在腰帶上的春秋扣,遞給姚歲:“好,好孩子。這是為師給你的見面禮。不必多禮,快請起。”

——春秋扣是謝青鶴給他的防身法寶,確實很珍貴,也意義不凡。

但是,徒弟啊!徒弟也是很珍貴的。當初謝青鶴能眼也不眨地把祖師爺空間交給繈褓中的伏傳,伏傳給徒弟見面禮時也絕不會吝嗇。

謝青鶴看著姚歲拜謝起身,也不覺得伏傳把自己給的法寶送出去有何不妥。

把自己珍貴的寶貝送給徒弟,豈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好東西不給徒弟,帶著入土麽?

“還有與你同來的,想必人數不少。你去信聯絡一番問問情況。該留下的都留下,有志修行的便也說好規矩,商量好時間來給你師父磕頭,不願修行的也叫他們各行其是,自去逍遙謀生。”謝青鶴再三叮囑,“既然是我把他們帶來的,承負因果在我一身。有艱難處,隨時到寒山來見我。”

不等姚歲答話,伏傳先阻止道:“等一等,等等!大師兄,我對收徒沒什麽意見,都是大師兄在諸世界悉心教養過的精英弟子,拜在我門下,我是求之不得。但是,咱得等一等。”

所有人都很奇怪地看著他。既然沒意見,為什麽還要等一等?拜師又不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