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天選

張方平生平第一次覺得自己腦子有點缺氧:“這是大道啊!大道至簡,還可以從此處解釋!研究術數的人這麽多,怎麽從來沒有人提及這處關竅?”

蘇油笑道:“明公,這些以後再琢磨,我們先解決這道題,此處還要用到幾個定理。”

“首先,我們還要證明垂徑定理和勾股定理……”

“接下來,我們還要證明相似三角形定理……”

“好了,我們連接弧的最高點和弧的起點,現在我們就得到了兩個相似三角形,這個,還有這個,對不對?接下來我們設頂到水面高度為拱,大圓直徑為徑,河面寬度為弦。”

“現在我們的條件就多了很多,可以通過這些定理,列出這麽一個關系算式……”

“這個算式可以變化成這樣……再這樣……好了,師爺你會開方術不?會?那你來計算。”

師爺說道:“等我去取算籌!”

一陣擺布之後,師爺哈哈大笑:“算出來了!明公,現在我們算得了大圓的直徑!”

張方平大喜:“厲害!”

想想又沒對:“等下,差點被帶歪了,知道這個有什麽用?我們不是要算那啥……弧長嗎?”

師爺這才回過神來:“對哦……”

蘇油笑道:“知道了直徑,可以通過周率得到周長。”

師爺連連點頭:“對對對!”

蘇油又摸出一本冊子:“這個是三角函數表,裏邊有不同長度直角邊和相應角度的換算關系。通過它,我們可以得到弧的夾角。”

“圓周三百六十度,可以通過弧的夾角度數除以三百六十,再乘以圓周長度,就得到弧長了。”

師爺筆下不停:“弧長再乘以橋寬,就得到橋面的面積!再除以單塊石料的面積,就能得到石料的塊數!”

算完將筆一丟,長揖一禮:“公子實乃算學天才!倉舒不過也!”

蘇油對張方平拱手道:“明公,在命題邏輯中,未經證明的敘述都稱為猜想,用推理的方法判斷為真的猜想,方可叫做定理。無數的定理構架成的體系,便是數學體系。幾何,乃數學之一分支,所有內容,歸根結底,都從這幾條簡單公理中所證而來。這,才是數學的本質。”

張方平手拈胡須:“妙哉此論!明潤,你現在證出多少定理來了?”

蘇油從書包裏取出一本書:“這是給薇兒帶來的新教材,孩子們力弱,要自食其力,須得機械輔助,而機械的基礎,就是數學。土地廟小學從實用出發,證得了一些,前後有兩本,每本三冊,叫《算術初步》和《幾何初步》。”

張方平打開來,裏邊都是些圖形和符號:“薇兒,你也能看懂?”

石薇就開始告狀:“我不如小油哥哥聰明,這書看起來倒是不難,但是題冊就稀奇古怪了。”

“小油哥哥的好多題,要用很巧妙的方法才能解出來,我想不出來的就寄回給他,小油哥哥會用紅筆給我批改了,然後罰我做五遍!”

張方平問道:“比如呢?”

石薇說道:“比如加減乘除我都會,但是小油哥哥說用三個五一個一,加減乘除,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最後要得到二十四這個結果,就很難了。”

師爺頓時恍然大悟:“這就是拓展題,好比剛剛剩余理論最後一題……”

張方平對蘇油笑道:“我是計司出來的,如今還領著戶部侍郎,自然知道數學的重要,你所創的梵數,橫式,包括會計賬簿,的確簡便。今日試爾一試,看來果真是從簡到繁,自行穎悟出來的。”

“老夫當年也是無人傳授,借書通讀而明事理。難得,明潤你很有老夫幼時的風範!”

蘇油都嚇壞了:“豈敢,蘇油愚鈍,明公則過目不忘,這是沒法比的……”

張方平轉身對蘇洵道:“子瞻子由,筆力雄奇,學問紮實,無需我多說什麽了,你們父子三人,便好好準備明年的解試吧。”

蘇洵躬身道:“明年春日,我們定當早來成都,準備運司貢試。”

張方平擺手:“不,以你們的才華,必須去京華考解!”

“歐陽內翰一代文宗,他門人曾鞏,與大蘇文章頗近,想來見到你們必定會心喜的。”

“我雖與他政見不合,平日裏也無一絲往來,老夫做禦史的時候,甚至還批評過慶歷諸人舉措操切無畫,永叔對我也很不滿。”

“不過如今朝堂風氣尚正,我們的爭執,是為了國事,各自有各自的堅持,無傷君子之道。說起與國舉才,想來都是一樣的心情,因此你們須得去汴京參加解試,交遊京中文人名宿,讓名聲得到傳揚。”

“我和老雷,與朝堂遠隔,有些事情用不上力道,不過你放心,我一定將你們交托給永叔和聖俞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