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

四月到七月,是牲畜的發情季節。

交州城的西面,是蘇油開辟出的新型農場。

農場外圍,種植著大量的苜蓿,還有從印度拉來的一種神奇的牧草——象草,中間是牲畜棚和活動場。

這裏是蘇油的職田,整整二十頃,蘇油沒有用來種水稻,而是將它變成了育種基地。

精致的靜脈注射器還沒有發明出來,現在幾個牧人手裏拿著的注射器很細很長,有三十多公分,還有巨大的黃銅針頭。

針頭有小指那麽粗,頭子是光滑的半球形狀,能夠照出人影。

中間有條細孔,細孔裏有更細的推針,一看就有特殊用途。

蘇油一大早就趕了過來。

這裏有三十頭印度羊角水牛和九百多頭從大理趕過來的二林母牛。

蘇油今天要幹的,就是爭取讓九百多頭小母牛都懷上。

光靠公牛自己是不行的,必須有人幫忙才行。

沈括也來了,打著述職的旗號過來看稀奇,要是真如大學士聲言的那樣,以後大宋的騾馬牛羊,那還不滿山滿谷?

見到蘇油,沈括問道:“學士,真的能行?”

蘇油看著興奮的公牛們有些害怕:“放心,肯定能行,去年就在豬身上試過了,效果很好,今年交州城郊的老百姓,都分上了豬苗。”

這裏建造起了一大排的欄杆,之前牧人們就有意識地帶著公牛們在母牛畜欄周圍晃悠,刺激它們發情。

很快,牧人們趕著一頭大公牛過來,大公牛看到一個牛皮架子模型,立即就撲上去聳動起來。

等到大公牛完事兒了,牧人將公牛牽走,另一個牧人將模型打開,裏邊是一個地丁膠套子,底部有個薄薄的地丁膠囊,膠囊中盛著剛剛大公牛留下的寶貝。

牧人將那東西取下來,將之交給一邊拿注射器等著的牧民,又給模型安裝上第二套。

拿注射器的牧民,捧著寶貝就朝母牛的畜棚跑去,他必須抓緊時間給母牛授精。

一整套流程明顯經過反復的演練,牧人們動作很麻利,旁邊還有專人負責譜系記錄。

沈括看得忍俊不禁:“這裏沒什麽看頭,就是騙傻大個的,那邊下種才是技術活,我去那邊看。”

蘇油看著沈括的背影還喊:“你是士大夫,可別學也別寫!小心人家彈劾你!就說是蠻夷之技知道不?”

為了防止朝中道學冬烘們放嘴炮,也要防止泄密,蘇油所用的人,全是二林部的夷人。

過了好一陣,沈括屁顛屁顛地跑了回來,被曬得漆黑的臉上都笑出花兒來了:“我的天,早知道這法子,我也用不著那麽累了!”

這法子的好處那是不言而喻的,正常配種,一頭種牛一季只能配四十到六十頭,而換成現在這個方法,一季可以多配十倍!

種牛的飼養是非常精貴的,食料,管理,場地,成本比普通飼養花費太多了,飼養一頭種牛,都夠養五頭普通牛了。

通過人工配種,公牛種牛的數量就可以大大減少,成本節省很多不說,還可以對其余不夠優良的公牛進行閹割,得到更加溫順,肥壯,力大的牲畜。

如果說用在牛上還不夠明顯的話,用到馬上,那就堪稱恐怖了。

大宋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加上棚圈,青儲,一舉抵消遊牧民族廣闊草原的優勢,至少在數量和優選種群質量上,抵消掉他們的優勢!

這個方法,可以讓農耕民族利用比較小和較分散的場地,培育出大量優質戰馬和挽騾!

想想狼渡馬場,牛頭山牧場,二林牧場,所有的母馬,一年懷上數千匹照夜白,烏雲烈,祁連驄,颯露紫的後代,剩下的那些,懷上平行空間裏後世的山東大騾子,會是什麽概念?!

當然這些東西,在醫療衛生概念,地丁乳膠,注射槍,消毒酒精,生理鹽水,科學譜系雜交技術的研究探索,一切的一切建立起來之前,光感染,汙染,受精率和種系穩定的這些問題就解決不了。

看上去很簡單,其實技術含量很高,光一個三十八度溫生理鹽水配置和保溫,都能讓覬覦這項技術的國家喝一壺。

二林牧人都是蘇元貞和蘇彌從狼渡,嶲州給蘇油找來的好手,經過幾個月的訓練,熟練非常,很快就做完了該做的事情。

之後這裏還會是一個奶場,海商們對奶制品的喜歡程度,就好像蜀中人對泡菜的喜歡程度一樣,就跟上癮差不多。

只要制成奶糖,那就可以賣到全世界了。

想到這裏,蘇油才想起一件事情:“對喲,雨季一過,就該收麒麟菜了……”

《琉球國志略》:“雞腳菜、麒麟菜,俱生海灘上,頗相似,有黃、白二種。”

這是一種珊瑚枝狀的海藻,富含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