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

李拴住如今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剛在渤海打出了三眼油井,四通正在那裏建煉油廠。

這就解決了河北大建設裏一些急需物資難題,趙頊頒令嘉獎,擢李拴住虞部郎中。

在國外要講國格,工部五品郎中,雖然是有職無事,那是要穿紅袍的。

不過明明是文官的五品紅袍,穿在李拴住身上,倒像是禁軍的戰袍,加上魁梧的身材和一把大胡子,手裏拎著一把大扳手,簡直就是悍將風采。

李拴住摸摸孩子的腦袋:“鑼兒別鬧,躲師娘那裏去,小心給馬踩著。”

鑼兒表示自己很勇敢:“不,我保護師父!”

李拴住不禁笑了:“傻孩子!他們是來求咱們的,又不是來打戰的,保護什麽保護!”

很快騎兵列陣,將宋人營地圍在了當間,一名遼國禮部官員,陪著遼國南院參知政事陳義過來:“拴住老兄,陳參政來看你來了。”

陳義是遼國的正牌士大夫,見到拴住不由得一愣:“大宋的笏板,從何時有鐵制的了?”

李拴住聞言趕緊將手裏的扳手扔掉,放下衣裳的前擺和袖子,從腰後抽出真正的笏板,順便在頭上一撥,兩枚盤在一起的襆翅啪地打開:“剛剛等待貴國皇上到來的時節,抓緊時間調試天車。怎麽著?這就走?”

一聽就沒受過正經的士大夫教育,陳義有些驚訝和懷疑:“聽聞你是魚國公的義兄,眉山土地廟七子之首,大蘇小蘇的弟子?”

陳義是見識過蘇家人和蘇家弟子的學養氣度的,蘇轍和晁補之,在遼國學界那是橫著走的平趟,翻著滾兒的碾壓。

可眼前這一位,嗯,不像宋國士大夫,更像遼國的宮帳皮室指揮。

李拴住“嗐”了一聲:“那是少爺擡舉,當時人都快餓死了,是少爺收納了我們,教我們手自衣食,傳授文字理工之學,其實亦師亦父。”

“我們不過是占了年紀大的便宜,少爺堅持要以兄弟相稱,我們心裏邊是不敢自居的。”

“大先生和小先生,休假期間有時被少爺拉來給咱們授課,因此外間傳聞我們是兩位先生的弟子,其實就是粗識文字。”

“說是弟子,那怕不得笑掉士林的大牙,這個我們也是萬萬不敢認的。”

聽了這番話,陳義反倒對這個粗直漢子頗為喜歡:“今日打出水來,有把握嗎?我可是把前程都賭上了。”

李拴住說道:“臨來之前少爺特意交代過,陳參政是大遼少有的明白人,也是商號的朋友,他早就仰慕。因此這幾口井,一定要打好了。”

“其實昨晚就能出水了,不過按照參政的要求改到了今日,你看,這不天車都停了,順便檢修呢,保證萬無一失。”

陳義笑了:“甚好,那請隨我們來吧,陛下要見你。一回兒奏對注意言語,莫要失儀。”

三人來到了遼人的中軍大陣,穿過還在努力舞蹈誦經乞雨的薩滿和僧眾,進入了一間極大的皮室帳篷之中。

耶律洪基帶著皇孫耶律延禧正在接受群臣和部族頭人的朝拜,陳義上前:“陛下,宋國虞部郎中,四通商號勘察司司長李拴住來見。”

耶律洪基招了招手,李拴住上前:“外臣李拴住,見過遼朝陛下,見過小王爺。”

人如鐵塔,聲若洪鐘。耶律洪基最喜歡這等巨漢:“郎中倒是一副好身板,應當戰陣廝殺,為國效力才是,宋朝這是將人用錯了地方啊。”

李拴住躬身:“為將者,除了廝殺本份,還要料風定候,識察山川,智信仁勇嚴,缺一不可,至於體格身材,那只是基礎。”

“拴住空有一身體格,奈何智慧不足,材識魯鈍,受教又晚。只好儀仗家傳的一些伎倆,為國效忠而已。”

“不過小兒倒是穎悟,也繼承了外臣的體格,如今在西軍高節度帳下。”

耶律洪基笑道:“能說出這番話來,卻也不是材識魯鈍。今日之事,看來是有成算了?”

李拴住自信滿滿:“只待陛下一聲令下,一個時辰之內,五口井必將一起湧泉。”

“好!”耶律洪基笑道:“如果事成,朕不吝重賞!”

李拴住躬身:“如果陛下有興,也可以移駕一觀。”

陳義趕緊制止:“陛下不可,那是宋人營地,倘若遇到沖突,大失國體。”

“笑話!”不說還好,聽聞此語耶律洪基立刻站起身來:“要是蒙壯士相邀,我身為遼主,在自己的國內還不敢入內巡視,那才是大失國體!”

“擺駕!朕要前去一觀!”

來到宋營,耶律洪基看著五口巨大的天車,還有下方的牛拉轆轤:“這東西可真大啊……”

李拴住說道:“其實這井配上風力水車,已經可以使用了,但是少爺有交代,宋遼乃兄弟之邦,一定要給陛下打出最好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