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

宮帳武士從觀禮的遼國臣子裏邊揪出一個老頭來,打去帽冠,推到地上。

耶律洪基怒氣沖沖,人還沒到地面就在喝問:“燕五,何人敢禦前造次?!”

韓燕五趕緊過來扶耶律洪基下天車,低聲道:“室尚書乃室昉後人,還請陛下稍息雷霆之怒,寬容室氏後人一二。”

韓燕五乃南京步軍都指揮使,遼國最著名的漢人大臣韓德讓之後。

韓家是遼朝除耶律氏,蕭氏之外的第三大家族,如今已然出了三個王爺,四個節度使。

室昉更是遼朝的大功臣,歷仕太宗、世宗、穆宗、景宗、聖宗五朝。景宗保寧年間拜樞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

聖宗統和年間,與韓德讓、耶律斜軫同輔政,改革時弊。

統和九年加尚父,十二年卒,贈尚書令。

臨死前舉韓德讓自代。生前死後,為遼國的強大貢獻了舉足輕重的力量。

耶律洪基稍息震怒,來到室純面前:“老尚書是見不得遼國好嗎?”

室純以頭搶地:“陛下,大宋如今的機械之力已然精絕到了此等地步,天文儀器,鐘表,無一不是其國力的展示。”

“今日這五口井,豈是遼國力所能及?宋國已然崛起,其勢雄渾難當,陛下尚且不悟嗎?”

耶律洪基不以為然:“老尚書要我悟什麽?”

室純憂心如焚:“陛下!蘇轍使遼,以鐵弓破的,其人素不以弓術見長,而能健射百步,依賴的不是人力,而是精良的器械!”

“我朝民眾自幼鞍馬,十六年方可成為合格戰士,而宋國憑借這等器械,數月之間,便可讓農夫士子,成為堪比我朝射雕手一樣的精銳。陛下,真的尚且不悟嗎?”

說完伸手朝斜上方一指:“這鑿井用的天車,其齒輪契合如天生,萬斤的機械,一人都能夠撥動。”

“以數牛之力,便可驅動千斤的鏨頭,如此省力便捷,一車之力,可省百戶日汲。”

“大宋每多一口這樣的井,就能多出千畝良田,每多一架這樣的車,就能省出數百男丁。”

“那些人再裝備上百步不失,力透重鎧的強弓勁弩,會是何等的強盛?!陛下,尚且不悟嗎?!”

耶律洪基淡然道:“那以老尚書之見,卻又當如何解決?”

室純白發披散,狀若瘋狂:“要不遣人入宋,卑辭厚意,向宋朝求學理工之技,讓大遼也能憑借自己的力量,造出這樣的天車,打出這樣的深井。”

“要不,就趁如今宋朝還沒有完全覺醒,河北空虛之際,發舉國之兵,跨過黃河,決戰汴梁,一統天下!”

“你老糊塗了!”耶律洪基暴怒:“澶淵之盟以來,兩國不動兵革八十年,如今歲幣新議剛剛達成,我大遼一年因此多得二十五萬貫!”

“蕭禧議開邊市,以東珠藥材貿易,又是十余萬貫!這還沒有說到木材大宗!”

“今日鑿井,大宋本可以欺我不知,然李郎中不以異國君臣,坦言相告,才有了這五眼能夠自噴的神井,可謂是不遺余力。”

“彼待我以至誠,我待之以狡險。要是以這樣的方式取得天下,天下人又會如何看待我大遼?如何看待我耶律皇室?!”

“陛下!”室純哀告:“如今已然是決死之日,陛下今日不聽老臣之言,他日必悔之無及!”

“拖下去吧。”耶律洪基怒極反靜:“要是尚書想要做伍子胥,那朕……可以成全你。”

韓燕五無奈,一揮手,武士們將室純拖了下去。

室純還在一路掙紮,聲音還從營外傳來:“陛下!陛下再容臣一言……容臣一言……臣雖死無憾啊……唔……”

“陛下!”卻是陳義和李拴住同時發聲。

陳義恐怕李拴住煽風點火,趕緊接口:“陛下,室尚書年事已高,一向勤謹。大遼南院工部諸事,料理得井井有條。仿造宋人汲海車,雖然效力不如,但也堪用,國家鹽政,因此收入大增。”

“尚書於天文地理無所不精,是我大遼難得的人才。今日沖撞冒犯,也是忠心之故。望陛下憐他老邁,饒過他這次,許其戴罪效力,成全室家代傳忠謹之節。”

耶律洪基不搭理陳義,轉頭看向李拴住:“郎中剛剛有話想說?”

李拴住躬身:“陛下天威,令外臣戰栗,遼朝君臣議論,我一個外臣本不應插嘴。”

“然而事涉皇宋,尚書甚至欲使陛下南獵,外臣不得不為大宋說幾句話。”

耶律洪基從鼻子裏“嗯”了一聲。

李拴住說道:“不過先請陛下暫時收攝雷霆之怒,今日乞雨之期,不宜有血光之災。”

耶律洪基不耐煩地對韓燕五揮了揮手,韓燕五感激地看了李拴住一眼,趕緊向營外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