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

趙頵從來都沒有正眼看過自己這個自幼頑劣的兒子,可這回兒子做下如此大事,實在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如今換了一種目光看自己的兒子,竟然……似乎……從自己兒子還是浮滑促狹的目光裏,看到了一絲……智慧?

難道這一切都不是他跟著蜀國公長子胡鬧,而是他故意利用這樣一次機會,搞出來的這一出?

“奕……奕兒?”趙頵試探著相詢:“你這是……什麽意思?”

趙孝奕臉上第一次露出鄭重的神色:“父親,我自幼浮滑,然人過十四,尚不知是非否?”

“可是父親久處宮內,不知外間所議,朝臣視二伯與父親,猶視未起之盜跖。”

“因此我也只能越加放浪,以示無能。”

“上回幫蜀國公整頓鄭州冶廠,後得推舉機宜廳,我也借故推逃了。”

“如今看來,陛下不會再任由我逍遙胡鬧,可正因如此,更是將我父子推到了風頭浪尖之上。”

“父親,請外吧。”

趙頵看著自家兒子,第一次覺得他是如此的陌生:“奕兒……這麽多年……你早告與我知,我何至於,何至於……”

說著說著,聲音中都帶上了一絲哽咽。

趙孝奕拱手道:“欺瞞父親這麽多年,是孝奕之罪,不過父親不善作偽,早告與父親,只怕父親會演砸。”

趙頵唏噓了一陣:“想不到我家頑劣,竟是千裏之駒,弄此大險,卻也僥幸得成局面……”

終於下定決心:“為父決意請外,從今往後,由得你那二伯去折騰。咱家,不跟著摻和了!”

站起身來,在書房中來回踱步:“不過如何才做得成?你皇祖母那裏……”

趙孝奕說道:“一路上和蘇軼有的是機會聊天,據他說,仙卿正在和錢乙、唐慎微收集整理一部大醫典,叫《元豐本草綱目》,如今即將大成。”

“父親一向喜歡研究岐黃之術,不如以此為借口,與蜀國公商議一下,將這事情攬過來。這樣就不但有了請外的理由,也是立德立言的好機會。”

趙頵猶疑道:“奪人之功……這不好吧?再說蜀國公尚在眉山守制,如何溝通?”

趙孝奕說道:“蜀國公一向推功慣了的,再說此事後面審議制版付印……也是事務繁雜,父親主理,他人列名於父親以下,也不算完全奪人之功。”

“溝通就用四通的電報渠道,小七哥回來有一段時日了,如果父親同意,我去與他說。”

“好!”趙頵終於同意:“這事情辦得成,吾家方得安穩!”

溝通很快就得以完成,十二月,辛子,曹王趙頵上表,欲修《元豐本草綱目》。

此書將大到一個驚人的程度,按照趙頵的規劃,將分作醫學部、藥學部、醫技部、臨床部。

最早石薇他們一直在整理的《本草綱目》,不過是其中《藥學部》的一部分而已!

趙頵要主抓的這部著作,卻要將一個“現代化”醫學院的所有教材,以及大型醫院的設置,運轉、管理等內容,都要歸納進去。

等到諸般成熟之後,甚至還要進階成為後世衛生部的組建管理,國民體質提升,控制瘟疫等重大疫情的大型醫療事業的重要文獻。

完成這麽龐大的一部醫學著作,對天下萬民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請求陛下,成全臣弟的這個妄想。

所要耗費的精力是無限的,所以也請陛下容臣弟出居外第,以方便工作。

趙頊下旨挽留,但是趙頵為國家衛生事業奉獻的態度很堅決,最後甚至提到了出家修行,嚇得趙頊準了趙頵的第四次上表,命其出就外第,同時賞賜金寶珠玉,賜玉魚為佩。

大宋親王佩玉魚,從此成為成制。

同時召回遠在西北的唐慎微,和錢乙一起作為趙頵的副手,組建醫典局,擔任《本草綱目》修撰。

……

扁罐雖然父母不在京中,但是去處其實不少,除了家中有綠箬和張麒照應,還有石府,還有蘇頌那裏,還有三畿的莊子。

結果扁罐剛一出宮,就被舒國長公主接走了,和王彥弼一起,陪趙傭讀書,重新恢復了學院的生活。

椅子帶回來的大量圖冊,成了趙傭最喜歡的東西,每天都要纏著扁罐和椅子講大海上的經歷。

其實扁罐和椅子他們還是經歷了不少的風險的,東大洋上的消息陸續傳回來,幾艘冒險在九月進入北西風帶的捕鯨船,連番失事了。

扁罐他們的成功,除了船只先進,水手專業,觀測準確,計劃周密,安排科學,理工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以外,船員的團結和船只指揮的謹慎細致,以及他們逆天的運氣,也是決定性的因素。

不過今天扁罐沒給趙傭講航海冒險,陳昭明從司農寺帶回來一張地圖,幾個娃子正在研究一項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