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細作之爭(第6/21頁)

秦鳳儀先道:“二殿下這話,我贊同。”“你贊同?”

“當然啦,殿下忘了,當初為了宗室大比,我都把禮部得罪成什麽樣兒了。”秦鳳儀笑。

二皇子似是松了口氣,心裏又很高興,笑道:“我就曉得,秦探花你是個好人。”“那是!”秦鳳儀大言不慚地收下二皇子的贊美,悄聲問,“那二殿下可以與我了吧,是哪位藩王來你這裏請你來探我的口風的?”“探口風?”二皇子搖搖頭,“並沒有啊!就是康王叔昨兒下午過來,說起宗室不成器之事,也是痛心疾首。只是宗室越是如此,越是要好生管,越是要讓子弟上進。想讓子弟上進,就得有考校子弟們的方法。康王叔很是贊同宗室大比,我心裏也覺著宗室大比很好。不然,你說你學問好,他說他武功高,到底好在哪兒,到底有多高,不比如何知道?只聽人說,終是不可靠的。”“殿下這話很是。”

二皇子是個老實人,笑道:“多是康王叔說的,我心裏覺著有道理就同你說一說。”

秦鳳儀誠懇道:“我也覺著,宗室大比是應該保留的,而且宗室大比就應如每三年一次的春闈一般,每三年考一回,宗室子弟擇優錄用,給實缺,讓他們做官,為百姓謀福祉。”

秦鳳儀正色道:“殿下,昨兒我說了革了普通宗室糧米之事,並不是要逼宗室入絕路,也不是與宗室有什麽仇恨,我與宗室有何相幹呢。實在是宗室若是不改,朝廷已供應不起了。而且國家榮養宗室這些年,可養出什麽驚才絕艷、為國為民的宗室子弟了?一個都沒有。宗室大比就能看出現在宗室是何境況了。宗室要改制,就是為了讓宗室子弟上進。他們只要肯學習肯習武,一樣做官,一樣有出息,而且能有益江山社稷。更重要的是,如果再像以前那樣恩養宗室,便是尋常宗室子弟,不必做事,每月都有糧米可領,殿下想想,眼下宗室已是這般,再過百八十年,不說朝廷能不能供養宗室,就是宗室自己,怕是連如今的景象都沒有,真要落到‘不堪入目’四字去了。”

二皇子在宗人府當差的時候比秦鳳儀長,頗知宗室的年度開銷,嘆道:“是啊!你們今早朝上拿出的,不過是戶部的銀米開銷。每年除了戶部,就是父皇的內庫對宗室也有諸多賞賜呢。”

宗室那裏,顯然與幾位皇子有所接觸。

二皇子既然做了傳聲筒,秦鳳儀索性將自己對宗室的種種擔心也與二皇子說了。只要二皇子能明白,傳給宗室那邊知曉也無妨!

像傳聲筒這樣的差事,也就二皇子這樣的好性子能做。譬如三皇子這樣的硬人,就做不來的,因為三皇子的脾氣,自宗室大比後,他就不大看得上宗室子弟,便是有藩王過來遊說,三皇子也就一句話:“要是以後我的子孫這般不爭氣,不要說糧米,都不配姓景!”

過來遊說的藩王險些沒叫三皇子把肺葉子頂出來,私下都說:“難怪諸皇子裏,三皇子人緣最差,不是沒有理由的。”

如四皇子、五皇子,他們年紀尚小,還未到參政的年紀。六皇子更不必說,更是不懂這些事。倒是大皇子,這位所有人認定的儲位的唯一候選人,將來的皇帝陛下,對宗室的態度很是溫和,哪怕就是在京的宗室意見不小,大皇子也都耐著性子一一聽取了。

當然,聽聞意見的同時,大皇子也不忘在宗室們說起秦鳳儀時再拱兩句火什麽的。

秦鳳儀對於自己在宗室裏現在人緣如何是完全不關心了,反正也好不了,而且他現在與清流一夥了。

清流們對於秦鳳儀還挺重視,盧尚書都私下與秦鳳儀說過不少清流對於宗室改制的意見,道:“宗室必要提出條件的,若是宗室想要實缺,斷不能應的,知道不?”清流們可不願意把自己的飯分給宗室吃。

秦鳳儀倒沒想到宗室提出的條件是用實缺來交換,道:“這事說得容易,瞧瞧宗室現在的模樣,就是朝廷有實缺,他們接得住嗎?”

“就是這話!”此話大合盧尚書之心。盧尚書的性子,一向就很瞧不上宗室的。“所以,如果宗室要用實缺來換改制之事,反是容易。”秦鳳儀的意見則與盧尚書不同,悄聲道,“就宗室今年考得這慘不忍睹的樣兒,能有什麽好實缺給他們?再說,他們這裏頭,矬子裏拔高梁都拔不出幾個來。要是實缺,只要不過分,先以宗室改制為主,大人不妨先應了他們。待改制的事成了,實缺不實缺的再說唄。”

盧尚書一樂,拈須笑道:“你小子倒是挺滑溜啊!”“我這還不都是受大人您的指點嗎?”秦鳳儀頗會順杆兒爬。盧尚書笑斥:“你少奉承我,我可指點不了你,凈讓我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