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大義之名(第6/9頁)

景安帝細將雲貴的形勢利害說與長子知曉,大皇子雖覺父親的話在理,心下卻覺著,長此以往,鎮南王勢力膨脹至整個西南,這也委實優容太過了。

只是這樣的話,他如何能與父親說呢。

大皇子私下請四舅平琳向外祖父平郡王請教,平琳的話就是:“陛下偏心太過。”平郡王所憂慮的,還不只是陛下的偏心。何況,這算什麽偏心呢。平郡王知道是大皇子特意令平琳與他請教此事,只得細細地說與這個四兒子道:“不論雲貴還是南夷之地,先時對朝中向來無所供奉,如南夷,但有天年不收,年景不好時,朝廷還要賑濟一二。如今,南夷好了,所以,大家的眼睛便都盯著南夷了。”

平琳道:“爹,朝廷好地方多了,北有京師、南有蘇杭,哪個不是一等一的好地方,誰還眼饞南夷不成?我是覺著,鎮南王封地本就極大,交趾又劃給了他。如今,雲貴也叫他的兵駐著,西南半壁,都是他的地盤兒了。”

雖則平琳一向在智謀上有些欠缺,但不得不說,這句話卻正中平郡王心坎兒。平郡王心下亦覺著,景安帝對鎮南王優容太過。不過平郡王到底不是尋常人。他平家外姓封王,當年一樣有人說陛下對他平家優容太過。想通這一點,平郡王越發沉靜,與四子道:“阿琳,眼下西南看著形勢雖一片大好,可西南之地,不比中原,不是漢人聚居,而是百越混居,那地方,換個人,誰收拾得了?”

平琳道:“我就不信,朝中就沒有能人了?”

“朝中的確不缺能人,但這時候誰接掌雲貴都不如鎮南王合適。何況,貴地土司還未有臣服之意,現在急什麽呢。”平郡王道,“現在急著去奪雲貴之權,惹惱了鎮南王,倘雲貴之地雞飛蛋打,這個責任,誰來負?”

平琳嘀咕道:“就是雞飛蛋打,也比叫鎮南王得利好吧。”平郡王一掌拍在桌間,怒斥:“你放肆!”

平琳嚇得連忙道:“爹,我就隨口一說。”

平郡王怒視兒子,冷聲道:“你若想成為一流的人物,必然要有一流的眼光。不要見陛下令鎮南王駐兵大理,就這樣沉不住氣!鎮南王乃國朝藩王,陛下愛子,倘若不是鎮南王抓住時機,焉有今日大理臣服!難道大理在鎮南王手裏,於我朝還有什麽害處不成?陛下聖明,方會令鎮南王駐兵大理。因為,大理的形勢,只有鎮南王最清楚。陛下的眼界,是著眼於全局大勢,而不是朝中區區權勢之爭。”

平郡王最後道:“想跟著陛下的步子,必要跟上陛下的眼光。”想著大皇子到底年輕,還是沉不住氣啊。

而接下來,雲貴土司的行為,也證明了景安帝令鎮南王兵駐大理的英明。

秦鳳儀要求大理嫡系子弟來鳳凰城學習漢家禮典,以免他們不懂繼承制,再釀出什麽血案之類的事。在大理段、白、楊三家分別貢獻出數名嫡系子弟到鳳凰城時,貴地土司終於表示出對朝廷臣服,分別向鎮南王與朝廷上了恭順的奏表,同時,也派出自家子弟到鳳凰城念書。

但雲貴土司同時又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他們派去鳳凰城的不過是嫡脈子弟,而有繼承權的嫡長子弟,則都派到了京城,到京城國子監念書去了。

這些土司精明得很,他們的子弟一到京城,便展示出了對皇帝陛下的恭順與臣服。大皇子自是不會放過這等機會,對這幾家子弟頗為照顧。

對於此事,秦鳳儀便心下不爽,可能說什麽呢?他也不能不叫這些人過去京城念書!而大皇子,自然要拉攏這些有繼承權的土司家子弟,以準備日後收回雲貴之權。秦鳳儀這口氣難咽,立刻叫雲貴土司明白了一句話,那就是:縣官不如現管!

秦鳳儀先對土司的繼承制進行了改革,除了嫡長繼承制外,其余土司諸子想要獲得官位,必要先經朝廷考核。其次,秦鳳儀要求,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征收賦稅、修建城池!

同時,統一信仰,祭鳳凰大神!

秦鳳儀手段繁多,簡直令大理諸土司應接不暇。如今,大家都埋怨段土司,非得出這餿主意,把嫡長子弟送去京城,惹得鎮南王殿下不悅。可現下,埋怨已是無用。秦鳳儀率先做的,便是組織大家夥來鳳凰城祭鳳凰大神。

這倒不是秦鳳儀突然想出來讓大家一起祭祀鳳凰大神。這說來,還是山蠻給秦鳳儀的靈感。漢人的禮儀是每年冬至身為藩王的秦鳳儀帶著麾下臣屬在封地舉行祭天大典。為了收攏土人與山民,秦鳳儀也時常帶著他們一道進行祭祀。後來,不知道這些山民土人怎麽想的,大概是因為他們族中並不流行祭天,倒是時常祭祀鳳凰大神。方壺出的主意,請秦鳳儀帶領他們祭祀鳳凰大神。如今秦鳳儀收服土人與山民,而且待他們與漢人一視同仁,他們想著,不能總去參加漢人的祭祀,咱們也是有祭祀的啊,咱們當祭鳳凰大神。只是只他們自己去祭鳳凰大神,不大威風。正好,因為秦鳳儀先時時常宣稱自己是鳳凰大神在人間的分身,而且他們已歸順親王殿下,親王殿下做一做鳳凰大神在人間的分身也沒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