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贅婿和真命天子(一)

中國有昆山,昆山有陽澄湖,雖然只是一隅。

我叫白商陸,家住昆山陽澄湖邊。

昆山有兩千多年歷史,自古就稱魚米之鄉,風調雨順,民生安逸,除了陽澄湖大閘蟹暢銷全國,如今又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和金融業,雖說只是個縣級市,可居民收入在江蘇省裏名列前茅,還被聯合國評為跟新加坡一個級別的宜居城市。

我其實是個外地人,給一家昆山本地人家當了上門女婿,我老婆叫姜菀之,昆山商圈裏出了名的女強人。

姜菀之十歲之前在昆山長大,鄰居家的婆婆說那時候她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隔三差五就揍鄰居家的小哥哥,父母覺得她太難管教,就送去英國讀了幾年書,再回昆山的時候姜菀之已經是“端莊有禮的大姑娘”了,長輩們見了都喜歡,其實那一年姜菀之也才十八歲。

因為父母身體都不好,姜菀之就沒讀大學,接手了家裏的小蟹莊。她是那種刻苦又聰明的人,小蟹莊當年就扭虧為盈,生意蒸蒸日上。她用賺來的錢盤下了一塊工業用地,就在昆山產業園旁邊。產業園裏都是大型的晶圓廠,一年要為昆山貢獻不少稅收,但產業園裏的企業享受政府補貼,所以地皮值錢,產業園外的地皮雖然只是一墻之隔,就跟普通耕地價格差不多,人人都覺得姜菀之犯了傻。

沒想到兩年後政府要擴大產業園,姜菀之手裏的地皮價格翻了幾倍,人人都讓她趕快把地皮賣給園區,姜菀之卻貸了一筆款,在那片地上蓋了一片廠房,完全參考晶圓廠的標準,還配套一條餐飲街。廠房建好了也沒人租,就這麽空著。又過了一年,海外市場對矽晶片的需求量忽然翻倍,晶圓廠接了很大量訂單,可是產能不夠,急於新建流水線,於是用高價租了姜菀之的空廠房,也顧不得是不是產業園的土地了。幾千名工人搬進了廠區,餐飲一條街的生意也隨之爆火。

那一年姜菀之才24歲,卻已經是昆山商圈裏鼎鼎有名的姜總了。

我老婆做生意的本事確實不小,但昆山商圈裏藏龍臥虎,她能出那麽大名,其實還是靠臉。

姜菀之長眉鳳眼,身段窈窕,是那種古典美人,雖說大牌和潮牌都能駕馭,但她很愛穿旗袍,旗袍一上身氣質就會為之一變,像是從民國時期的美女畫片裏走出來的,有點跟現世格格不入的疏離感,但並不老氣。

昆山的一景就是“姜菀之出街”。姜菀之平時很忙,出入都有秘書開車,也不太拋頭露面,但閑下來的時候會帶著老父親去菜市場買點新鮮菜回家,自己做飯吃。這每月一兩回的家中小宴姜菀之看得很重,會畫個淡妝盤好頭發,換上旗袍高跟鞋,攙著姜老爹,裊裊婷婷地邁進菜場,父女倆這邊轉轉那邊看看,買上幾根香蔥一條白絲魚,切一塊豆腐,再來一包苔菜,前後也就一刻鐘的工夫。那一刻鐘裏,整個菜場的目光都跟著姜菀之移動,討價還價的聲音也低了下去,男人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抽煙的人自覺就把煙掐了,用文化館趙館長的話說:“時光變得溫柔了,歲月變得綿長了,眼睛變得明亮了,躁動的心也回到原位了。”

所以住在菜場附近的老少爺們都喜歡傍晚的時候出門買菜,聊聊閑天抽支煙,等著看姜菀之今晚會不會出街。

關於姜菀之的風言風語從來沒有斷過,諸如土地局的領導跟她有一腿啦,被晶圓廠的老板包養啊,否則誰能白手起家24歲就幹出這麽一份家業?可每個人有都承認姜菀之是真有能力,如果她放出話來想嫁人,提親的人還是會踩破姜家的門檻。

我跟姜菀之本不會有人生的交集,我是個醫生,在產業園附近開了個小診所,專治跌打按摩,也賣點祖傳的膏藥。在流水線上工作的人經常會有腰肌勞損之類的問題,去大醫院排隊掛號都太費事,就來我這裏解決問題,我的醫術還過得去,認識的人都叫我白醫生。可我其實沒上過醫學院,給人治病靠的是祖傳的幾張方子和自學的手法,所以拿不到正規的執照,只能價格低一些吸引回頭客,每月到手的錢除了買藥材交房租,也就夠養活我自己的。

那天傍晚,外面大雨滂沱,沒有病人登門,我把庫存的藥材翻了翻,正想著不如早點關門,忽然聽見敲門聲。

門一開我吃了一驚,姜菀之站在雨中,一身紫色的改良旗袍,腰間那根紫色的綢帶在風裏翻飛,整個人就像一朵風雨裏搖曳的鳶尾花。

我說:“姜總您怎麽來了?”

姜菀之鳳眼顧盼,說:“你知道我是誰?”

我說姜總我倆見過的,還不止一次,你是不是總去湖邊那個橋頭小館?我總在那裏遇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