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三更合一(第2/6頁)

“這位姑娘是個爽快人!醫不活確實是以任大牛為引子,誘你們前往永康查案,以圖令京內治安空虛,便於我在京為非作歹。可是沒想到開封府的主心骨走了,居然還有個老弱病殘的擋我的路。”

這‘老弱病殘’當然指得是周老判官。

周老判官也在旁聽審案,他本是打算從頭到尾一直默默然,不引關注。忽聽得這話,立刻不服氣地吹胡子瞪眼,反駁意圖明顯,就差當堂大喊一聲:老夫身體很棒!

因顧及到不好擾亂公堂秩序,他才沒喊出聲。

“草民與醫不活是至交好友,他曾欠我一個人情,這次的事他來幫我便是為了還人情。不過他運氣不好,被你們給抓著了。”

丁三郎沒有過多去惋惜醫不活的死,反而立刻問包拯,他們到底是如何料知他在今晚會去找蘇喜,並提前埋伏好了等他落網。

這個問題丁三郎之前就問過,但被蘇園拒絕回答了。丁三郎有種感覺,開封府這位蘇姓女官差不太好對付。所以這問題他就來問剛正不阿的包拯了,應該會更容易得到答案。

他想不通,他分明已經安排人在蘇喜身邊,監視了蘇喜的一舉一動,確認蘇喜沒有將信的事情告知孫荷,而且是獨自一人出府了。他這才會現身去找蘇喜。

丁三郎承認自己行事狂妄放肆,但他並非愚勇,他的膽大妄為從來都是憑自己的本事,他的所有行動實則都在算計之內。這些年他不知出手多少次,都讓敵手損失慘重,恨他恨得牙癢癢,但總是奈何不了他,甚至連他是誰都不知道。

哪怕偶爾遇到意外,比如上次刺殺周老判官失敗,也不過只是折損一小部分人,並不會動搖他的根本。但這一次他卻敗得徹底,全軍覆沒,他一定要知道導致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什麽。

“本府倒可以告訴你。”

包拯立刻應了丁三郎的話。丁三郎馬上全神貫注地豎起耳朵,等聽答案。

“不過不湊巧,本府這會兒一時興起,並不想告訴你 。”

包拯心中哼笑,這丁三郎還真把他當成愚直之人了。以為他問什麽,他就會說什麽。這廝絲毫不配合審問,全然是一副囂張懶散的態度,竟希望能從他嘴裏騙到答案?做夢去!

“本府問你,你和醫不活手裏的血肉蟲是從何而來?”

丁三郎因為被包拯拒絕了,十分不爽。此刻他垮著一張臉,臉色沉郁得仿佛要殺人。

“本府再問你一遍,你和醫不活手裏的血肉蟲是從何而來?”包拯又問了一遍,聽起來他似乎很有耐心。

丁三郎回看一眼包拯,覺得這問題包拯既然那麽想知道,那他就偏不回答,就像他剛才對自己那樣拒絕他。

包拯並不氣惱,反而一笑,當即拍響驚堂木,斥丁三郎死不悔改,拒不招供,大刑伺候。

丁三郎眉頭一跳,猛地看向包拯,就見包拯似笑非笑地看他,一副從容之態。

為避免各衙門濫用刑罰,鬧出太多嚴刑逼供的冤案。先帝在時,便下令禁止嚴刑逼供,唯有在案犯拒絕招供、冥頑不化的情況下,才可施以重刑。當然此要求在各衙門執行起來,可能各有不同。有些地方天高皇帝遠,官員急於求成,仍然有嚴刑逼供的情況存在。但在大宋首府,包拯管轄之下的開封府,則必然是會恪守這條規矩。

丁三郎方知自己被算計了,包拯根本就是料到他會因為前事拒絕回答他,他就是想憑此為借口對他用大刑!

血肉蟲的事再簡單不過,他沒什麽秘密好隱瞞。

丁三郎立刻改口,表示他說。

“那血肉蟲是我在苗疆跑了大半年,搜集購買而得。”

“你哪來那麽多錢買蟲?”

丁三郎揚唇一笑,“人只要有能耐,弄錢出來很容易。這世上什麽人的錢最好訛?便是那些犯了法輕易斂財到自己口袋裏的貪官。我買血肉蟲以及雇傭那些江湖殺手的錢,全都來自崔主簿那裏。

兩年前,我知道了崔主簿幹的勾當,便帶人劫走了他的寶貝兒子。威脅他若不按數給錢,便揭發他,送他的兒子去見閻王。他果然按數湊齊了五萬兩給我。此後,我一缺錢便訛他,他雖不願,卻也不得不給。後來他流水寨的人手越來越多,他成了那兒的土皇帝,兒子也死了,便不再聽我的威脅了。”

盡管丁三郎從崔主簿那裏一共貪了二十多萬兩銀子,但丁三郎對崔主簿後來不聽話的行為,依然很是記恨。說來也巧,之前拒婚他的蘇喜,正好與這個陳家訂下了親事,剛好與崔主簿有過密切往來。

丁三郎料知這陳家父子肯定不幹凈,正好他又想報復蘇喜,便從崔主簿那裏拿到了關聯陳家父子賬目的罪證。

“其實我早在去年就得手了這些東西,但那會兒蘇喜還沒嫁到陳家,也沒懷孕,報復起來太不爽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我便早做安排,收買差吏,順便在先天節鬧一出大的,一箭雙雕,爽上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