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三更合一(第2/6頁)

蘇園和白玉堂:“……”竟然被算準了!

“怎麽可能沒丟?”鄭氏不解問。

蘇園對鄭氏道:“我倒有個猜測,可能這古畫還在王府之中,就不算丟了。”

鄭氏恍然大悟:“可這古畫若還在王府之中,豈不正說明了王府中有人監守自盜?剛好發現了馬尾毛……”

鄭氏對忘川道長又起了懷疑,一邊覺得以忘川道長的修為不像,一邊又覺得那兩幅古畫為世間絕品,或許偷畫之人並非貪財而是貪畫,倒是有點能解釋得通了。

這等令人頭疼的事鄭氏是想不清楚了,便請蘇園徹查,並令王府的管家全力配合。

待鄭氏一走,蘇園也如白玉堂那般囂張的模樣去看忘川道長,一點不遮掩她對忘川道長挑釁的態度。

忘川道長一怔,無奈苦笑。今早他起床一算,是有一劫,本以為不出門就能避開災禍,沒想到麻煩自己找上門來了。

倒不知他怎麽就得罪了這兩位開封府的官員。開封府如今的當家人不是包拯呢?有名的剛直不阿,治政嚴謹,他的麾下怎麽會出了兩位態度如此囂張的官員?

“道長不認識我?”蘇園問。

忘川道長搖了下頭,“貧道此前從未見過蘇參軍,何談認識?”

“蘇進敬認識麽?”蘇園見忘川道長點頭,跟他道,“我也姓蘇,年十七,但不是蘇進敬的蘇。”

這話的言外之意是告訴忘川道長,她便是蘇進敬在外認不回的女兒。

忘川道長略微驚訝了下,重新打量了一番蘇園,眼神裏流露出‘原來如此’的意思。

“道長一句話便能左右一個人的一生,最讓人佩服不過。”蘇園又一次‘稱贊’忘川道長。

忘川道長眼神復雜地看著蘇園,顯然,他很明白這話是蘇園對他的譏諷。

蘇園的本意是言語刺激一下忘川道長,先看看他反應如何。若是能激怒他就更好了,人在情緒憤怒的情況下,總是更容易露出破綻。

不過這位忘川道長的情緒控制非常好,即便是被她刺激得不高興了,最多只是用眼神譴責她。

比起蘇進敬動不動就暴怒跳腳的樣子,如此安靜的忘川道長,倒是顯出幾分可愛來。

“道長既然算不出這古畫現在何處,為誰所偷,也解釋不了這根馬尾毛的來歷,那我們就只能冒犯了。”蘇園當即就帶人去搜忘川道長的住所平安觀。

平安觀建在王府東側,周圍有竹林假山,景色宜人,走過了開滿荷花的石拱橋即抵達道觀。

觀裏面只有倆道童,再無其他人。正殿為誦經修道之處,與普通道家正殿區別不大,只是因為地方局限,稍微小了些。東廂為忘川道長的住處,抱廈內住著倆道童。西廂內為擺放法器、畫符靜思之所。後院還有一處丹爐房,專供忘川道長煉丹制藥所用。

忘川道長見蘇園真的要帶人搜查道觀,連忙阻攔。

“萬萬不可,兵不進道觀,如此搜查會冒犯神明。若八王爺回來了,得知你們的舉動,必會不悅。”

眾衙役聽這話,都有幾分猶豫地看向蘇園。

“冒犯神明會有什麽報應?”蘇園問。

忘川道長:“這貧道就不知了,皆看上天的意思。”

蘇園進了正殿,在神君像前跪拜,“諸位神君在上,開封府司法參軍,今特來調查王府古畫遭竊一案 ,一切搜查皆與諸位神君無關,只為查證忘川道長的清白。”

蘇園說罷就起身,對忘川道長和眾人道:“諸神君皆為明理通達之神,會理解我針對的不是他們,而是道長。”

忘川道長:“……”

“至於八王爺,聽聞他剛正嚴毅,執法嚴明。只要講明道理,必然不會為難我們,這點道長不必擔心。”

搜查隨即展開,蘇園和白玉堂分別去了忘川道長的寢房和丹爐房。

蘇園跟著公孫策學習了一段時間,略通藥理,所以丹爐房歸她來搜查。房內各種草藥丹藥,她都一一查看辨認,竟沒發現一處異常。

白玉堂這時來了,對蘇園搖了搖頭,表示寢房內沒有任何線索。

“這也沒有。”蘇園掐腰,仰頭嘆了口氣。

“你感覺這位忘川道長如何?”白玉堂知道蘇園在直覺這方面比較準。

“感覺不出來。”蘇園眼睛一直盯著上方,對白玉堂道,“這也是我幾次想激怒他的緣故,我沒從他身上感覺到任何危險和威脅。要麽這個人真沒什麽,要麽他藏得極深,到了深不可測的地步。”

蘇園突然用手指了指房梁,“有收獲。”

白玉堂順著其所指看去,雖然光線較暗,但細看房梁木交叉的角落處,似乎有什麽東西。白玉堂飛身上了房梁,從那裏取了一個黑布袋下來,有一些分量。

打開布袋一瞧,裏面有刻著蟾蜍圖案的玉鎮紙,玉質瑩潤,一瞧就是好東西。另還有一個‘山’形的瑪瑙筆擱,以及金葉子、金豆子、寶石戒指兩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