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三更合一(第3/6頁)

“喲,早知道有這東西,就不麻煩五爺折騰兩遭了。”蘇園小小地唏噓一聲。

白玉堂輕笑,稱贊蘇園是神算。

按盜竊案查忘川道長,竟然就查出真盜竊案了。

蘇園本來沒證據都在囂張,這證據一來,她哪能安分了,立刻請王妃鄭氏來,當場給她瞧了她搜查的成果。

忘川道長本站在道觀門口,手持拂塵閉著眼,一副入定修行的樣子。他不認為蘇園等人能搜出什麽東西來,也曉得蘇園針對他的緣故,便只耐心等待事情結束。

沒想到他們真在裏頭搜到了東西!

經鄭氏確認,兩枚寶石戒指正是她半年前所遺失。玉鎮紙和瑪瑙筆擱她卻不識得,但這東西一瞧就是富貴人家所有,不該在道觀出現。至於金葉子和金豆子,比較常見。王府每年在過年的時候,都會拿這些東西賞小一輩,圖個喜慶。

“我本以為這馬尾毛不過是個巧合,萬萬沒想到道長你竟居然真是貪財之輩?”既有證據在前,由不得鄭氏不信。

鄭氏馬上命人快去把王爺請回來,這道士本來深得王爺喜歡,如今倒叫人看清楚了他的品行,還是趕緊把人送去開封府大牢比較合適。

忘川道長忙對鄭氏行禮,不疾不徐地解釋道:“王妃請息怒,此事並非貧道所為。”

蘇園觀察到,忘川道長身後有一粉雕玉琢的圓臉小道童。他在看到那黑布袋裏的東西的時候,表情有一瞬間的慌張,然後他就深深地低著頭,一動不動,誰都不敢看。

“不是你會是誰,這東西就藏在你道觀的丹爐房內,難不成是別人藏在那裏,栽贓你?”鄭氏反問。

忘川道長聽了這話,看了一眼蘇園的方向。

蘇園本以為忘川道長情急之下,想指責是他們針對他、陷害他,卻不想忘川道長走了過來,跟他們行了禮。

忘川道長對蘇園道:“此事的確不是貧道所為,請蘇司法和白護衛明察 。”

蘇園和白玉堂互看了一眼。

在幾番受了蘇園挑釁的情況下,忘川道長居然選擇相信蘇園和白玉堂能幫他調查清楚,還他清白。

突然有那麽點‘以德報怨’的味道。

“王妃這兩枚戒指當初如何遺失?”蘇園問。

鄭氏道:“每到有露水時,我便會泛舟湖上,采集荷葉上的露水煎茶。半年前,有次采完了露水,便發現手上的戴戒指不見了,以為在不察之時,戒指掉進了湖裏。”

“當時陪同王妃采露水的有誰?”

“我的四名丫鬟。”鄭氏招呼來隨行的四名丫鬟,指給了蘇園。

蘇園:“還有麽?”

“那日還有兩位道童一起,王爺很喜歡道長用露水所沏的道茶,所以我們采露珠的時候偶爾也會帶上他們。”

倆道童才六七歲,年紀很小,又是出家人,於她們而言也沒什麽好忌諱之處。

蘇園就把那名圓臉的小道童扯了出來,拍了拍他的腦袋。

小道童嚇得渾身一哆嗦。

“自己認吧。”蘇園道。

“沒……不、不是小道。”小道童的道號喚作思華,此時聲音十分顫抖。

“奴婢想起來了,那日他在船上采露珠的時候,有些站不穩,王妃便扶了他一把。”四丫鬟之一突然說道。

“王妃苦夏,每逢夏日便會清減了許多,戒指必然容易脫下。”另一丫鬟跟著道。

案情簡單又明了,這還有什麽狡辯之處?

思華這才哭唧唧地跪地認錯,承認是他所為。

“那日王妃扶過小道之後,戒指便脫落在了小道手裏,小道本想還給王妃,卻見王妃全然無覺,便貪心給昧下了。”

蘇園打量這道童,雖不過六七歲的樣子,但口條清楚,說話如大人一般。

“那金葉子、金豆子你從何而來?”蘇園問。

“公子們玩投壺的時候,拿這東西作賭,小道在旁同玩,就順手拿了一兩個,次數多了,便攢了這些。”思華接著也坦白了玉鎮紙和瑪瑙筆擱的由來,都是在他陪著三公子出去見友人的時候,從人家書房裏順手偷來的。

王爺的兒子結交的友人必然都是富貴之輩,但是再富貴也富貴不過王府,即便對方察覺丟失了財物,怕是也不敢知會王府這邊。以他們的身份,哪敢去冒險質疑是王府的人偷東西,一不小心說錯了話得罪了王府,得不償失。倒不如吃悶虧,不過是丟些財物罷了,總比得罪皇親國戚強。

鄭氏聽了思華這話氣得不行,她三兒子因瞧著這思華道童長得漂亮可人,憐他自小就要清修吃苦,不能像同齡孩子們那般長大,這才得空就帶他出去玩兒,讓他多些樂趣,長些見識。想不到這道童竟不識好歹,出去偷盜,給她兒子和王府丟人。

他們王府清廉的名聲都被這道童給玷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