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三更合一(第4/6頁)

“那兩幅古畫是不是也是你偷的?畫兒在哪兒?”鄭氏再問。

思華忙搖頭表示不是自己,他偷的所有東西就都放在黑布袋裏,沒有再藏東西在其它地方。

鄭氏自然不信,正欲好生問責思華,就見蘇園站出來了。

“他晚上與另一道童同屋休息,偷盜可能性不大。”

鄭氏:“那可說不好,這孩子身手好,用根繩子就能爬上房梁,趁著晚上同伴的睡著的時候,翻窗去的偷東西很容易。”

“昨天晚上,在古畫丟失期間,他二人因調皮犯錯,被我罰在神像前抄寫經書,當時倆人一直在一起。”忘川道長招來另一名道童,令他作證。

另一名道童應承,解釋說昨晚他確實一直跟思華在一起抄經書,思華沒有離開。

蘇園忙對鄭氏道:“古畫確實不是他偷的。”

“就算沒偷古畫,這一袋子的東西卻都是他偷的。自小在道觀清修,竟半點好兒沒學,無師自通成了奸盜之徒。你真真是給你師父,給我們王府丟了好大的臉呐!”鄭氏請蘇園依法處置這道童,總之他們王府可萬萬不會再留這毛頭小賊。

“思華,你怎能做此等缺德之事?”忘川道長面露失望,語氣前所未有的嚴肅。

“思華知錯了,思華愧對師父的教導。”思華哭著對忘川道長磕頭。

蘇園當即命衙役將思華帶走,不給他們師父更多交流的機會。

忘川道長本還有話囑咐思華,見開封府這就帶走了人,欲言又止。

“道長若還有話想與他說,擇日去開封府大牢裏瞧他就是,開封府很歡迎道長的到來 。”蘇園對忘川道長微微一笑 。

忘川道長愣了下,總覺得蘇園又是話裏有話,在暗諷他什麽。

“也罷。”忘川道長沒有過多糾結,與蘇園道謝,“還要多蘇司法洗清貧道的清白。”

“可這偷古畫的賊還沒找到呢。”蘇園嘆道。

鄭氏這時候用懷疑的眼神打量忘川道長,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那道童偷盜,他這位師父真的會品性高尚?

忘川道長感受到鄭氏懷疑的目光,苦笑一聲,立刻表示希望蘇園能及早抓到偷古畫的賊,省得他蒙受不白之冤。

“我若也把這事兒解決了,於道長而言可算有恩?”蘇園問。

忘川道長應承,“自然算,只要蘇司法洗清了貧道的清白,便是貧道的恩人。”

“恩人有所求,道長可會應?”

“若力所能及,必然應。”

“那好。”

蘇園問忘川道長討了他的拂塵。她仔細觀察該拂塵所用的馬尾材質,轉而以黑布為底,將拂塵上的馬尾毛與她撿到的那根進行對比。

“道長所用的拂塵,色白,堅韌,有光澤,而我撿到的這根色黃易斷,兩者差距甚大。看起來那根馬尾毛,確實不是出自道長的這把拂塵。”蘇園講明後,還特意請鄭氏來甄別。

“還真如此。”

鄭氏不禁稱贊蘇園心細如塵,連這麽細微的事情都能注意到。

“那這馬尾毛是從何而來?”

蘇園搓著下巴,好似冥思苦想了很久,才想到什麽,問鄭氏:“三公子近來可騎過白馬?會不會是騎馬之後身上沾到了馬毛,剛好回了書房,被風吹落在了地上?”

鄭氏忙命人去問,隨即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那看來這馬尾毛是個誤會了。”鄭氏笑嘆,“不過卻沒白誤會,因此查出了府中一個賊。”

古畫雖沒追回,但忘川道長的嫌疑暫時洗清了。

待鄭氏走後,蘇園以是忘川道長恩人為由,要留下來喝杯道茶。忘川道長自然無法拒絕,只得留蘇園和白玉堂在房中吃茶。

此時,屋內只有他們三人。

“道長可願意為我批命?”

蘇園沒耐心再跟忘川道長繼續繞彎子,她今日要搞清楚當年的情況。是否真如他和蘇方明猜測的那樣,是因為忘川道長的批命,才導致導致蘇進敬欲殺她滅口。

“蘇司法今日造訪,怕不是偶然?”從剛才蘇園檢查對比馬毛的時候,忘川道長就看得很清楚,以蘇園的頭腦怕是早就想到了這方法。但她一直托著,以懷疑他為借口,幾番挑釁他,搜查了他的道觀。

“是不是偶然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跟道長之間有注定的緣分。”蘇園絲毫不懼忘川道長的質疑。

忘川道長點頭承認,他當年的確給蘇進敬妻子雙生的第二個孩子批了命格,為‘命犯孤煞,與之相伴之人,九死一生,不得善終’。

“但我並未讓蘇老爺殺你避煞,恰恰相反,犯了殺孽,反而會更影響他的時運。他當時應承了我,但事後我聽說你出了事,猜他可能容不下你,但再問他時,他不曾認過,只說是意外,我無憑無據也就不好認了。”

“道長若是有些懷疑、不贊同蘇進敬,不來往就是,之後道長又為何與他繼續來往密切?”蘇園繼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