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暴君與帝師 22 不欺負你。老師疼……(第3/5頁)

楚雲聲隱忍,為的便是此刻。

他一擡手,將一個圓滾滾的包袱扔到大周使臣懷裏。

包袱邊角松開,露出一雙死不瞑目的眼。

正是大周二皇子!

使臣驚怒大駭,肝膽俱裂。

這一年酷夏,大周與大晉再次開戰。

虛偽的盟約簽訂不足半年,就被一朝撕毀。

消息傳遍兩國,令兩國百姓皆是震驚。

而更難以置信的是,主動撕毀這這一紙合約並非兵強馬壯的大周,而是明明曾打了幾次勝仗卻於和談中軟弱不堪的大晉。

和談之後,大周欺大晉無能,勾結大晉世家,毒害大晉攝政王楚雲聲,兵壓北地十二城,大周二皇子更是於遭遇戰中一箭射傷楚雲聲。

後楚雲聲俘虜二皇子,斬二皇子於晉營,撕毀盟約,令大周使臣抱頭顱歸周,實乃囂張至極,直接挑釁。

大周忍無可忍,大軍出征。

兵強善戰,鐵騎無情,大周軍隊攻入大晉邊境,本以為是攻城略地,一往無前,卻不想連峪勝關都未曾越過。

只是半年,便已今非昔比。

峪勝關上火炮兇猛,半步迫近不得。晉軍斥候人手一個千裏鏡,輕而易舉便觀陷阱布防。又有小股兵力埋伏各處險地,人不多,卻戰力強橫,令行禁止,如一把把尖刀,刺入周軍肺腑。

北地十二城更有無數平素訓練的屯田小兵,按序集結,巡守村鎮,時不時便與晉軍輕騎配合,打上一場神出鬼沒的閃電戰。

明明都說大晉攝政王可堪為將,卻是不功不過的庸才。而除攝政王外,大晉再無一將可用。但若真是如此,這炮火連天,這詭異難纏的打法,這奇異難辨的行軍之道,又是從何而來?

開戰五個月,大周四十萬精兵削去十萬,信心受損,士氣稍靡。

而與此相對,大晉的峪勝關與北地十二城內,剛剛恢復些人氣的關隘與城池擂響戰鼓,豎起戰旗,緊閉多日的城門大開,晉軍一改往日詭秘,浩浩蕩蕩,全軍出擊。

這場轟轟烈烈的晉周之戰,從烈帝十一年的盛夏打到了烈帝十三年的嚴冬,可謂曠日持久。

大周在最初的信心受挫之後,立刻重新審視了大晉的兵力,不再輕敵。

而大晉雖有火炮與各類兵器鎧甲改良,但到底時間不長,戰力不足,除卻最初的奇兵得勝,很快就被調整好狀態的周軍拉入了膠著的拉鋸戰,彼此你來我往,互為磨刀之石。

在長達三年的磨礪中,峪勝關已成邊境第一雄關,牢不可破。北地十二城也已成為十二道關隘,橫亙邊陲。城中百姓以戰養家,身強體壯,大多志存家國,投身行伍。也有許多老幼院與傷殘所林立,不教戰爭之苦蔓延。

這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卻也足以令一個朝堂煥然一新,令一個國家磨出些脊梁。

烈帝十三年的最後一戰,楚雲聲帶兵奇襲大周邊城,半月之內攻破大周三大防線,劍指大周洛都。

大周割地賠款,送勾結世家的主謀八皇子與慕清嘉入晉,求再擬盟約。

北風卷地的冬陽之下,楚雲聲斬大周八皇子徐宇軒、慕清嘉於峪勝關。立場不同,楚雲聲絕不會心慈手軟。

兵戈暫止。

漫長的戰爭與隱患憂慮,直到慕清嘉亡於劍下的一刻,才徹底從楚雲聲心頭消散。

北寒鋒與慕清嘉皆亡,這個世界的兩位主角敗得委實太過容易。但有得有失,這主角光環得來輕易,但過往世界中的情場得意卻來得太遲。

出征三年,楚雲聲日日夜夜待在峪勝關,只收到了小皇帝一封書信,談的還是有關糧餉的正事。

那時兩國開戰不久,朝中有人琢磨陸鳳樓的心思,不知是何居心地提出斬斷糧草,借周軍之手殺楚雲聲的毒計。

眾臣皆以為陸鳳樓登基,必不會容忍大逆不道的攝政王,於是或是不走腦子,或是已被收買,竟都紛紛附議。

陸鳳樓卻似笑非笑,垂眼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嘆道:“朕不過幾月未殺人,就有人覺得朕的刀鈍了。”

說罷,朝堂又換幾名新人。

書信之中,陸鳳樓將此事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但京中暗樁傳來的情報卻甚是詳細,簡直將那股喜怒無常、冷酷無狀的氣質描繪得如在眼前。

自此後,再無人在陸鳳樓面前提起有礙家國大計之說。

一晃三年,邊關戰事平定,不論京城歡迎與否,楚雲聲也到了該回去的時候。

這個想法定下,楚雲聲便著手安排邊關的諸多事宜。

但一切尚未安排妥當,一封加急密信便送到了他手中。

“陛下病危?”

楚雲聲盯著眼前的傳信禁衛。

凜冬之中,北地滴水成冰,禁衛卻於這目光壓迫之下冒出層層冷汗,垂首回道:“回王爺,陛下入冬便感了風寒,久難痊愈,日益嚴重,日前已是臥床難起,暫停了早朝。陛下恐京師有變,特派屬下赴邊,請攝政王回京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