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穿到《民國梨園》 6 他說郁先生好……(第2/5頁)

楚雲聲眼神微凝,忽然意識到好像從踏上回海城的路開始,郁鏡之對他言辭間就少了一些疏離防備,幾乎微不可察多了絲親近。

“我記得楚少原本說的是辦一間藥廠,現如今怎麽像是訛上我這個冤大頭了一般,寫出了四五個?”

郁鏡之手指輕輕扣著茶碗:“西藥廠,兵工廠,紡織廠,還有醫院、學校、老幼院……楚少莫非真當我是什麽善人了?不過話又說回來,能賺銀元的買賣,我自然也沒有往外推的道理,只是我有句話想問楚少——”

楚雲聲擡眼。

郁鏡之笑了笑,看向他,一字一句道:“楚少寫下的那些藥方和器物,可是真的?”

楚雲聲目光平靜,看出了郁鏡之對此的慎重,卻沒有用過多的語言去解釋介紹,而是直接道:“真與假,郁先生大可驗證。”

猶如實質的目光緩緩刮過楚雲聲沉凝清正的眉眼,郁鏡之斂了笑,若有所思地啜了口已有些涼的茶,方道:“這般寶貴之物,便是外頭的洋人都沒有,我立刻便說信了,想必楚少都不信這鬼話。但郁某既然應了,那便沒有反悔的道理。”

“只是郁某還有一事不明,還請楚少解惑。”

郁鏡之的話音頓了頓,問道:“楚少留洋回來已有許多時日了,無論是海城還是北平,郁某的名聲想必都不怎麽樣,楚少怎麽就偏偏選中了我?雖說我在海城可以不謙虛地稱一句只手遮天,但楚少的根基也並非一定要落在海城,北平、渝州、南京……也都有楚少可去之處。而且也不瞞楚少,郁某能在租界立足,也確實有洋人的影子。”

“郁先生查過我,也知道我與傳言不符,”楚雲聲淡淡道,“那郁先生又為何會同傳言相符?”

“傳言多說郁先生濫殺無辜,手下亡魂無數,但今日傍晚的截殺,劉二等人卻在遇襲時護了許多慌不擇路的行人,乃至自己受傷。傳言也有說郁先生做了洋人的走狗,出賣國家,壓制海城,但我卻認為,若沒有郁先生,海城或許已然不再是華國的海城。”

“此外,郁先生去北平與人會面,如今看來也不過是個幌子。東北一行,或送去些什麽,或接回來了什麽,不論是為人情還是大義,都不是傳言中的郁先生會做之事。”

楚雲聲寡言,少有長篇大論的時候,但如今燈下望著對面的青年,卻忍不住字字句句說得清晰。

或許是氣場緣故,常讓人忽略郁鏡之的年紀,但若真仔細算來,他還比楚雲聲略小兩歲。而且最關鍵的,比起楚雲聲或李淩碧從後世而來的篤定,郁鏡之對這個時代的未來,其實是全然無知的。

二十來歲的青年,便是擁有再成熟的閱歷,再深沉的城府,也和這時代許許多多的人一樣,是一豆風裏的火,被困在至黑的夜裏,不知自己還剩多少燈油,也不知天是否真的會亮,風來了,將火焰吹得更大,卻也搖搖欲滅。

“……至少我選郁先生,是因為相信郁先生的為人,相信天不予,我來取。”

楚雲聲道。

郁鏡之茫然般怔了瞬,片刻才搖頭笑起來:“好大的口氣。”

“楚少不過與我相處幾日,便知道得這般多,如此我便更不能放楚少走了。”

他放下茶碗,擡指壓了壓眉心,嘆道:“我本已圈了塊兒地,原想著用來隨便應付應付你,如今卻行不通了。閘北那邊有幾個我選定了的舊工廠,套了別的殼子,眼下都拿來應當是夠用。只是那到底是在租界眼皮子底下,別的建的,西藥廠和兵工廠不行,得去城外。”

“你所寫的很多設備、機器,洋人封鎖得嚴,一時半刻弄不到手,還要等等。只是……怕我們等得,外面等不得。”

這個世界,雖與楚雲聲印象中的歷史略有不同,但不少大方向應當是一致的。

眼下是民國七年,除了關內軍閥一個個你方唱罷我登場,混戰不已,並不安生外,華國整體還算是平靜。

鬧出的復辟已經消停,東北接壤俄國的邊境小打小鬧不斷,卻也沒有大規模的交火,只是如今的東北不知為何,受了一戰的一些牽連,已經有了德意志和霓虹國的影子,紮根在當地的勢力也不是吃幹飯的,水稍微一攪就渾了,也是不太平。

這些之外,也能稱得上安穩,距離真正的千瘡百孔還有些時候。

不過郁鏡之顯然不是這樣想的,他似乎了解得更多。只是兩人還未交心,郁鏡之心中所想,還並不會訴諸於口,告訴楚雲聲。

楚雲聲心中清楚,便沒有追問,轉而提起了明日的元宵節:“郁先生明天可是要請鳳湘班來?”

鳳湘班,正是白楚和李淩碧所在的戲班。

原劇情中正月十五是鳳湘班亮一出大戲的好時候,李淩碧本不愛唱戲,又為了和白楚打好關系,便將這次登台機會讓給了白楚,白楚一鳴驚人,一夕間便紅透了半個海城。但李淩碧的劇情裏並沒有郁鏡之請鳳湘班過府的情節,甚至郁鏡之由於某些未點明的原因,沒有去恬園看這出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