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聽到自己弟弟難得關心, 顧硯禮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為兄最近也都好。”

顧硯書稍稍放下了心,又像是想到了什麽,連忙詢問:

“唐小姐那邊呢?也都辦妥了?”

“這個你就放心吧, 也都辦妥了。”說到這個,顧硯禮不知道想到了什麽, 輕輕笑了笑。

顧硯書雙眼微微眯了起來,有些不相信:

“常姨娘就沒鬧?”

三朝回門的那天, 顧硯書幾句話的功夫便說的顧弘濟動了續弦再娶的心思。

雖然顧硯書當時便讓顧硯禮去找了媒婆, 但他也知道, 這件事恐怕不會像想象中那順利。

旁的不說, 這常姨娘就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顧明蓉當初顧忌著秦戮在場, 心中有再大的火氣與不滿也不敢說出來,但等到顧硯書走後,顧明蓉還能不去向常姨娘告狀?

在顧硯書原本的計劃中, 後續的事情他會同顧硯禮一起完成。

一來可以防止意外, 二來要是出了什麽事, 也可以將厲王府的名頭搬出來用一用。

奈何計劃沒有變化快, 誰曾想後面顧硯書直接被陶然居的事給絆住了手腳,實在是分不出太多的心神去關注承恩侯爵府的事。

又想到府中還有顧硯禮在,左右不會出太大的岔子, 便暫時將這件事擱置到了一邊。

其實若是今日顧硯禮不來,顧硯書也是準備在解決了日報的事後, 回承恩侯府一趟,問問這件事的進展的。

“怎麽會沒鬧?自然是鬧了, ”誰料顧硯禮冷笑了一聲,臉上滿是嘲諷,“鬧的動靜還不小。”

隨後, 便將今日府裏的事同顧硯書說了一番。

這幾天承恩侯府中發生的事,其精彩程度可一點也不遜色於的陶然居與韻瓷齋只見的爭端。

三朝回門那天,顧硯書前腳剛走,後腳顧明蓉便將他建議顧弘濟續弦再娶,顧弘濟不僅同意了還選好了人選這件事,告訴了常姨娘。

常姨娘一聽,又怎麽能夠坐得住?

當即便找上了顧弘濟,想讓顧弘濟收回成命。

一開始顧弘濟還想著顧硯書那番“要為侯府中適齡的兒女想想”的言語,沒有搭理常姨娘。

後來也不知道常姨娘是

用了什麽法子,直接將顧弘濟迷了個五迷三道的。

顧弘濟還真將顧硯禮找了過去,說是想了一下,覺得他現在續弦也不合時宜,讓顧硯禮去同媒人說說,這件事就此作罷。

讓顧弘濟續弦再娶這個法子,雖然是顧硯書想出來的,但顧硯禮也是十分贊同以及支持,又怎麽會讓顧弘濟如願?

當然,經過了顧硯書的提醒,顧硯禮也知道生硬的拒接並不可取,於是開始曲線救國。

當即便從府中沒有主母的種種弊端開始說起,最終才讓顧弘濟放棄不續弦的念頭。

但常姨娘也不是吃素的。

在發現顧弘濟想要續弦的念頭比第一次更加強烈之後,也同樣改變了策略。

“她居然還煽動著主母一起,想讓父親提她為正妻。”

說到這裏,就是顧硯禮,語氣中也多了一股濃濃的不屑:

“這麽多年了,她居然還不了解父親是什麽樣的人?”

顧硯書聽到這話也沉默了片刻。

承恩侯顧弘濟是什麽樣的人?

就是顧硯書這樣與其相處時間並不長的也能摸清楚。

或許是老承恩侯,也就是顧弘濟的父親,過於希望顧弘濟能夠立起來崇耀門楣,從小便壓著顧弘濟專心學問之事。

也是因為這樣,顧弘濟也染上了不少文人做派。

除了平庸卻掌控欲極強之外,還喜好風花雪月。

平日裏滿口之乎者也,時不時說上一句“有辱斯文”也就算了,還自認為高人一等極重規矩。

當初顧硯禮同顧硯書的生母,被成為南城雙姝之一的皇商穆家的嫡小姐在嫁給顧弘濟之後,卻一直不受顧弘濟的喜愛。

是因為什麽?

不過是因為顧弘濟滿腦子士農工商,商為末流的想法。

認為穆家的滿身銅臭汙了他承恩侯府清貴的門楣。

這樣的人,又怎麽可能扶妾為妻?

從天齊國嫡子尚在,庶子不可繼承家業這一點規定便能看出,天齊極重嫡庶。

扶妾為妻這種事,更是大忌。

若是平頭百姓也就罷了,批評教育一番,也就過去了。

但對於像顧弘濟這種擁有爵位身在官場的人來說,可是一件完完全全自毀前程的事。

一旦因為這種

事被人彈劾,丟官棄爵是小,甚至還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顧弘濟一向最為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又怎麽可能願意為了常姨娘去冒險?

顧硯書端起茶杯緩緩喝了一口,也輕輕笑了笑:

“常姨娘這是急昏了頭了吧?”

“恐怕不是急昏了頭,而是被父親的寵愛給迷昏了眼。”這一方面,顧硯禮倒是看得比顧硯書明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