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溫學斐此話一出,書房中的兄弟幾人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什麽叫做趕早不如趕巧?

這話是可以這麽用的嗎?

還有,這種事關整個家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就這樣直接討論,真的沒有關系嗎?

事實證明,不僅可以,甚至還很可以。

溫學斐顯然不是在開玩笑,說完那句話後,停頓了片刻,給了自己幾個兒子一些整理思緒的時間後,便開始點名了:

“清殊,你是大哥,你先說吧。”

這番點名一出,溫家幾位兄弟瞬間有夢回兒時之感。

心有戚戚焉的同時,還不忘向自家大哥投去了一個同情的目光。

外人都道溫學斐好福氣,家中六位公子皆是人中龍鳳,才學過人。

但實際上這天下哪有那麽多天才?就算是有,又怎麽可能全都出在他們溫家?

所謂自家的事兒自己知道,溫家幾位少爺現在之所以能夠如此出眾,皆是從小刻苦努力而來的。

除了溫清霄是真的天賦過人外,其他幾位,就沒少挨自家父親的罰。

在幾位公子啟蒙的時候,溫學斐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嚴父。

年齡最小的溫五算是記憶最為深刻的一個,那個時候,他們幾個兄弟最怕的,便是父親休沐的日子。

因為每到父親休沐的時候,總是會將兄弟幾人叫進書房,抽查幾人的學習情況。

小孩子貪玩是天性,溫家的兄弟幾人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平時幾人的功課都不錯,但小孩子,總是會有偶爾因為貪玩,功課學的不盡如人意的時候。

偏偏溫學斐久經官場,目光如炬,每當這個時候,都能有所察覺。

每當這個時候,兄弟幾人便會挨罰。

溫學斐雖然沒有體罰人的習慣,也從不會對幾人進行打罵。

但就卡著每人每日的精力極限,給幾人布置功課,便已經足夠磨人了。

偏偏溫學斐每次懲罰,都喜歡實行連坐制。

其一是為了讓兄弟幾人明白,兄弟一體,應該共患難,同進退。

其二則是因為,但凡有哪一個人因為貪玩沒能習好功課,其他幾人至少是沒有盡到監督之責,理應受罰。

左右受罰都是一起,所以兄弟幾人偷懶的時候,也喜歡共同進退。

但是偷懶一時爽,考試功課火葬場。

每次兄弟幾人自覺功課學的不怎麽樣的時候,到了被抽查這一天,幾人便開始後悔與心虛了。

這個時候,兄弟幾人便喜歡你推推我,我推推你,誰也不願意做那第一個被抽考之人,承受父親最大的怒火。

像是這樣的情況之下,溫學斐就會如同現在一般,開始點名抽查。

而被點到名的溫大,或許是因為有心理準備,臉上的神情絲毫不見慌亂。

微微沉思片刻後,便直接開口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依我之見,其實答應厲王妃殿下的招攬,也並無不可。”

此話一出,屋子裏的其他幾個兄弟都驚了一跳:

不是,這種事情可以一上來就直接說結論的嗎?

同為父親的兒子,大哥為什麽就能這麽秀?

父親是不是在私底下給大哥偷偷補過課?

與幾個兒子不同,溫學斐臉上倒是沒有太大表情波動,甚至還略微挑了挑眉:

“嗯?說說理由?”

“其一,溫家近來本就與厲王府走的較近,六弟的事也好,四弟的事也罷,在外人眼中,多少都有厲王府的影子。”

溫清殊摸不清楚父親心中所想,只微微垂眸,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特別是在四弟進入戶部任職後,為了站穩腳跟,沒少與大皇子一脈爭鬥,就算今日拒絕厲王妃,在外人眼中,溫家與厲王府,也已經密不可分了。”

而在溫清殊說話的同時,其他幾個兄弟也都將心中那些吊兒郎當的想法收了起來,開始認真分析思索自家大哥的這番話。

特別是在溫清殊說到溫清衍進入戶部之後的種種表現,臉上都出現了一絲類似於無言的表情。

溫清衍進入戶部之後,極盡自己所能給大皇子一脈使絆子,外人都說是因為溫家與厲王府關系親近的緣故。

哪裏知道溫清衍從任職開始,戶部尚書等人便想方設法地想要將溫清殊趕走。

期間就沒少給溫清衍小鞋穿。

溫清衍又不是泥人兒捏的,這戶部尚書都快騎到他頭上去把他的烏紗帽給摘了,他能不反擊嗎?

在一來二去,便成了外人眼中所看到的模樣。

若不是確定當初皇上任命溫清衍為戶部侍郎的確出乎了顧硯書的意料,溫家人甚至都快懷疑這是顧硯書所走的一步棋了。

溫清殊微微停頓之後,便繼續開口:

“這其二,便是現在的大皇子,的確已經沒有與厲王相爭的實力了。”

這一點,即使溫清殊不說,其他人也看的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