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若是遠在溢州的官員們知道顧硯書此時心中的想法,少不得會抱著顧硯書的大腿好一頓哭訴,使出渾身解數,也要讓顧硯書收回這個想法。

原因無他,全因隨著離京的時日越來越長,厲王殿下身上的冷冽之氣便愈來愈明顯。

剛從京城出發之時,還有隨行的新入朝的工部官員在私底下嘀咕著:

都說厲王冷血無情眼神如刀能殺人,見到厲王殿下之後,才知道這樣的傳言有多不靠譜。

特別是在後面相處的過程中,見興仁一口一個“王妃殿下了”,便能將王爺拿捏得死死的時候,心中這樣的想法便愈發明顯了。

然而到了近幾日,那幾個工部官員才發現:

當初到底是自己太年輕!

看看厲王殿下現在的模樣,所至之處人畜不生,一個眼神便能讓人渾身發冷。

就是與之相處了有一些時日的官員,在面對這樣的秦戮時,都有些噤若寒蟬。

要現在的隨行官員來說,京中那些關於秦戮的傳聞,非但一點也不誇張,甚至還算是極為客氣了!

一開始在感受到秦戮身上的這番變化之時,溢州的各個官員們還以為是自己什麽地方做的不妥,才會惹得厲王殿下心中如此不快。

一個個夾著尾巴做人不說,每次行事之前都會在心中再三思量,確保萬無一失之後,才會付諸於行動,就怕什麽地方出了紕漏,被厲王發現。

但很快,眾人才發現,事情的真想好像與他們想象中的有些出入。

王爺心中不快,似乎並不是因為嫌棄他們辦事不力,而是因為思念厲王妃殿下?

一開始有人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還被同僚好一頓嘲笑。

開玩笑,厲王殿下是誰?

是他們天齊的最後一道防線,戰無不克,攻無不勝的戰神!

怎麽可能如此沉迷於兒女情長?

直到某一天,溢州的官員們親眼看到他們想象之中,絕不會沉迷於兒女情長的厲王殿下。

在收到來自遠在京都的厲王妃殿下來信時,冰雪消融,春暖花開,並且破天荒地露出了笑容的模樣,才不得不神情恍惚地承認:

他們以為的那個最不可能的猜想,才是事情的真相這個事實。

在完全接受了這個事實之後,現如今溢州的官員們,甚至還掌握了一項新的技能:

遇事不決問驛官。

你問這話是什麽意思?

溢州的官員們表示,面對厲王殿下這樣的上峰,若是想要向其匯報工作,可不得挑一個他心情好的時候去?

至於厲王殿下哪天心情會好?

當然是厲王妃給殿下送信的時候了!

這種事,可不得先問過了驛官,才能知道答案嗎?

當然,這個方法偶爾也會有翻車的時候。

譬如前幾日,官員們明明從驛官那裏得到了消息,說是有王妃的信件送來。

結果等到官員們放心大膽地去往議事廳之時,結果卻面臨了一個渾身電閃雷鳴,面色沉靜如水的厲王殿下。

雖說厲王殿下從不會因私人情緒對他們有所遷怒,但對於官員們來說,秦戮這幅面無表情,從頭到腳都在散發著“本王不高興”的模樣,便能給他們帶來莫大的壓力了。

好不容易熬到議事結束,官員們直接以最快的速度逃離了議事廳。

來的時候心中有多輕松,離開的時候便有多恍惚。

待到好不容易緩過勁兒之後,官員們不由自主地開始猜測起了厲王殿下如此反常的原因。

有說是厲王妃殿下在信中惹惱了厲王殿下的,也有說是厲王殿下應該是因為其他原因心情不好的。

最終眾人將送信的驛官叫來,好好盤問了一番,最終從驛官的口中得知,這次厲王妃送來的信,與前面幾封相比,異常地薄。

“王爺該不會是因為王妃寫得太少了而生氣吧?”

當即便有人忍不住做出了猜測。

說完之後,又覺得自己這個想法過於離奇,忙不叠描補了一句:

“下官也只是胡說八道,諸位大人千萬別放在心上。”

這個官員不過是下意識做了一個猜測,落在其他人耳中,卻如同一道驚雷,讓人有撥雲見霧之感。

畢竟王爺能夠因為長時間沒能見著王妃而不高興,怎麽就不能因為王妃寫信的內容過少而生氣呢?

自認為猜中了真相的官員們剛松完一口氣,才突然意識到,知道原因對他們來說毫無用處。

他們又不是王妃殿下,根本沒有僅憑一封信便讓王爺高興的本事。

就算是猜測到了真相,在王妃下一份信到之前,他們還得夾著尾巴做人!

於是溢州的官員們便開始了掰著手指頭數日子的生活,都希望能夠快點到王妃給王爺送信的日子。

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眼見著馬上便要到王妃送信來的日子了,卻傳來了堤壩上出事兒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