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亡國第一百三十六天(第2/5頁)

但那三千騎行色匆匆,瞧見了他們也沒有絲毫停留的意思,徑直往泗水城的方向去了。

喜鵲她們人馬不多,側身讓在官道一旁,等沈彥之的人馬過完後,她回頭看了看,若有所思。

一名娘子軍有些擔心:“喜鵲姐姐,這隊陳軍回去後,若是得知我們強闖出城,追回來可如何是好?”

她說著瞄了一眼板車上的棺木。

喜鵲心中也沒底,下令道:“拐過前方的彎道後就先把人放出來,再加速行軍,太子妃帶著兩萬大軍在十裏亭迎咱們,陳軍便是追上來後,也奈何不得我們的!”

娘子軍在彎道處置停了一刻鐘不到,便全速向著十裏亭奔去。

風雪愈發肆虐,官道上的積雪叫人踩化了,露出一地泥濘,姑娘們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在泥雪中向著故鄉歸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那白茫茫的風雪盡頭,終於出現一片黑壓壓的人墻,重新分割出了天與地的界限,黑底金紋的楚旗在寒風中招展。

娘子軍的姑娘們停下腳步,看到遠處的大楚軍隊,這一路都不言苦和累,卻在這一刻幾近哽咽。

她們終於回家了。

待行至跟前,發現太子和太子妃立於大軍陣前,大氅上都已落了一層薄雪,似早早地在這裏等著的,娘子軍們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喜鵲紅著眼向秦箏和楚承稷行禮:“林將軍身負重傷,行不得遠路,末將代林將軍扶靈,送王桂將軍歸鄉。”

秦箏本以為自己也算見多了世間無常,可在看到娘子軍的姑娘們這般狼狽歸來時,心口還是一下子被揪緊了,眼底也陡然升起澀意,她看向落了薄雪的板車:“裏面是王大娘?”

喜鵲強忍在眼裏的淚水沒繃住,滾珠子一樣從眼眶裏滾落出去,在雪地上砸出一個小坑,她擡起袖子狼狽抹了一把眼,說:

“是。北庭擋不住北戎人的蠻攻,北庭百姓都要上陣殺敵了,林將軍帶著我們前去羌柳關支援連欽侯。那北庭大王子生得比旁人高大,一身武藝也霸道,連欽侯都險些死在他手上。我家將軍怕連欽侯出事後北庭大亂,擋不住北戎人的蠻攻,不要命殺過去幫連欽侯,王護軍為了救將軍,替她挨了好幾刀,整個後背的骨頭全都給砍裂了……”

喜鵲有些說不下去了,止不住地哽咽,她身後的娘子軍們,想起王大娘的慘狀,也跟著低頭抹淚。

秦箏眼眶紅得厲害,初聞噩耗,她擔心是林昭出了事,數日未曾好眠過,此刻聽聞王大娘就是那名替林昭擋刀的護軍,心中的難過並不比之前少。

王大娘面冷心善,瞧著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心腸卻是極好的。

當初在兩堰山,王大娘也處處幫襯她,她和林昭組建期娘子軍後,王大娘更是忙前忙後幫著教姑娘們習武,肅整軍規。

在場除了秦箏,心中最不好受的還是林堯。

這些天他表面上跟個沒事人似的,實則一顆心也是懸著的。

在喜鵲說完那些話後,他頭一次沒顧上規矩等秦箏和楚承稷發話,直接對喜鵲啞聲道:“開棺,我看看王大娘。”

喜鵲在娘子軍中,為了遵循軍中規定,都是管林昭叫將軍,管王大娘叫護軍,林堯卻仍是跟從前一樣稱呼她們。

他跟王彪同歲,他娘生他時就落下了病根,身體不好沒奶水,他是王大娘喂養大的,王大娘就是他半個親娘。

這麽些年,王大娘也的確是把他們兄妹當自己的孩子看待的。

喜鵲擦擦眼,招呼幾名娘子軍打開棺蓋,棺蓋上的薄雪抖落,躺在裏面的中年婦人身形壯碩,臉亦是有幾分怒目金剛的威嚴感,只不過早已蒼白沒了血色,此刻閉著眼,又有一股說不出的安詳在裏面。

棺木從外邊看著挺大,王大娘躺在裏面,卻顯得空間有些小。

從北庭輾轉回江淮,路上耽擱了不少時日,得益於這嚴寒的天氣,屍首並沒有什麽異味。

秦箏心中叫悲意裹挾,沒細想這棺木從裏邊看著為何這般淺,扭過頭拭淚,楚承稷伸手在她後背輕輕拍了拍,安慰得無聲。

林堯久久地凝視著棺木中故去多時的婦人,跪下在棺木前磕了三個頭,兩行熱淚滾落在雪地裏,了無痕跡。

他起身後只說了句:“合棺吧。”

隨即看向楚承稷,下頜繃得死緊:“殿下,北伐之戰,末將懇請殿下準許末將一同出征。”

楚承稷擡手在他肩頭按了按,說:“準。”

棺木重新合上,娘子軍正要隨大軍回青州,喜鵲悲傷之余,這才想起另一件事來:“太子妃娘娘,末將有事要稟。”

秦箏點頭應允:“且說便是。”

喜鵲道:“末將從泗水城帶回來一位遊醫,據那遊醫說,她能醫治瘟疫。”

這話讓秦箏眸色一變,問:“那名遊醫現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