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完結(下)(第2/5頁)

盡管這條流言中可推敲的地方太多了,比如眾所周知,謝舒明明大權在握,但依舊是虞家贅婿,他和虞楚息兩人舉案齊眉,伉儷情深,多年以來,形影不離。

可架不住謝舒如今的地位太高,無論是朝中他獨攬大權,還是民間他也是民心所向,有不少人都想看著他跌下來。

然而盡管如此,謝舒依舊沒有放權的舉動,他如今是代尚書令,大事都要經由他決斷,就連兵權也在他的手中。

慶帝的衰邁顯著增加了,他有時想安心養病,把所有事情交給謝舒,但又放心不下。

盡管三皇子死因是無可避免的,慶帝心中還是對謝舒生出了隔閡,怎奈除了謝舒他如今竟無一個能用的臣子,呂朔也在流放的途中了。

慶帝有時詢問劉強朝中內外的事情,劉強自然不會告訴他實話,守在慶帝身邊的人也換了一茬,因此慶帝還未聽聞那些風聲。

但終究紙包不住火,也沒有密不透風的墻。

一日天氣好了些,慶帝好不容易起了些遊興,去金明池走走。

金明池雖是慶朝的皇家園林,但每年三四月的時候,都允許百姓進入遊覽,買賣做些小生意。

慶帝想與民同樂,體察民情,就微服私訪去了一個茶鋪。

劉強聽到那說書人開口的時候,已阻攔不及,他心急如焚,腦子卻很清醒,這必然是有人故意設計,通知宮外的謝舒是來不及了。

只有快點去叫人告訴衛卿童,讓他早點準備。

慶帝聽完臉色陰沉,讓劉強將在場的所有人封口,接著擺駕回宮。

慶帝進入內殿的時候,看到衛卿童正在旁聽八皇子讀書。

八皇子邵元快四歲了,站著直直的,聲音清脆地背誦著書上的文字,這時看到父皇進來了,邵元臉上立刻露出歡喜的笑容,忽閃著大眼睛,跑到慶帝的跟前叫道:“父皇!”

慶帝緊繃的臉色也不由得露出一些慈祥的笑意,但很快,慶帝就讓人抱著邵元下去,房中只留下衛卿童。

衛卿童似乎還未察覺到端倪,他一如往常,巧笑倩兮走過來挽住慶帝。

慶帝極其冷漠地將他推開,然而這一推的力道並不足夠,衛卿童踉蹌了幾下才跌坐在地上,神情又委屈又不解:“陛下?”

慶帝無動於衷,心中只有憤怒與厭惡,他喘著粗氣喝問道:“你,和謝舒到底有什麽樣的關系?”

衛卿童神情驚愕地半點不像是作假,惶然解釋道:“陛下,臣妾和謝大人雖是同鄉,但從未和謝大人有過什麽糾葛”,衛卿童說到這,一字一頓道:“何況,謝大人已被虞家招為贅婿,臣妾當年一介蒲柳之身,又怎麽能與虞楚息相比?若不是陛下憐惜,臣妾怎麽會有今日,臣妾的清白,陛下還不知道嗎?”

慶帝的神情松緩了許多,但仍然是道:“如今流言四起,總不至於空穴來風。”

慶帝其實並非是生氣於衛卿童和謝舒私通的流言,這雖然不堪,但慶帝也不至於分不出其中的真假。

他真正介懷的還是謝舒和衛卿童有著勾結。

可謝舒是朝中重臣,他的左臂右膀,慶帝不能妄動,而衛卿童卻不一樣。

直到慶帝離去,衛卿童才起身擦去眼角的淚水,他漠然地望著慶帝的背影,唇角掀起一抹冷笑。

今日,他雖然應付過去,可慶帝多疑,心中的刺已經種下了。

原本衛卿童想等著八皇子再大一些,到時候慶帝傳位給邵元也名正言順。

可眼下出了這件事,即便慶帝日後會傳位邵元,但還會留下他嗎?

衛卿童不想賭,就算他的孩子坐上了皇位又如何?他更要自己風光!

想到日後天下尊崇,就連謝舒和虞楚息見了他也得乖乖行禮,這是何等美妙的滋味?

*

過了幾日,慶帝令謝舒處理韃靼又往南進攻的事情,不得延誤。

之前謝舒說過的話還歷歷在目,三個月的期限也一晃而過,群臣都等待著最終的結果。

而在韃靼一事上栽過頭的人太多了,呂朔不也是因為這個離開朝局的嗎?

所以大家都盼望著謝舒能夠放權。

但謝舒還是不曾,他和王振暢談一夜後,將王振從大牢裏放出來,任命他為將軍,帶領六萬軍隊,又一邊任命兵部指揮使協理,帶領四萬精兵從旁夾擊,還有兵部侍郎常年巡視河西兩州。

巧的是後者兩位都是謝舒的同年。

謝舒不曾離開京城,但兵權仍在他的手裏,礙於韃靼,慶帝也沒有幹涉。

不過這一去竟意外的順利,謝舒這段時日的改革奏效了,他要富國強兵,於是糧餉、兵馬、屯田、軍械都很充足。王振也知恩圖報,奮勇殺敵。

韃靼王子雖然提前知曉了形勢,卻錯估了謝舒的存在。

眼看著捷報連連,文武百官都松了一口氣,然而慶帝卻沒能等到班師回朝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