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完結(下)(第3/5頁)

這一日,慶帝坐朝的時候,突然站起來,接著歪倒在地上,只有眼睛能動,半側的身體沒了知覺。

太監劉強忙扶著慶帝,接著召來了太醫。

太醫說是中風,眾臣都在一片混亂之中。

隨後慶帝被扶著上榻,六部重臣及謝舒則候在旁邊,慶帝死死地盯著牌匾,嘴巴一直歪動,卻說不出話來。

劉強會意,當著大家的面將牌匾後的遺詔取出來宣讀。

“皇八子邵元,貴君衛卿童所生也,年四歲,岐嶷穎慧,克承宗祧,著繼聯登極,茲立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繼皇帝位。然邵元年紀甚小,特命尚書令謝舒為太傅佐理政務,貴君衛卿童為太後,鹹理後宮,直到邵元年滿十歲還政,欽此。”

等遺詔讀完,只見慶帝的一雙眼睛就這樣直愣愣瞪著就這樣駕崩了。

群臣痛哭不已,四歲的天子怎麽坐穩帝位呢?就算六年後,也不可能從久掌天下的太傅手中拿到權柄。

往後朝局的混亂是可以預見的。

盡管如今在謝舒的治理下,慶朝的外敵退卻了,國家繁盛了,積貧羸弱的局面改變了。

可朝臣卻仍然懷疑,謝舒有著篡權的想法,畢竟至高無上的皇位對一個人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天下人都看著他,只要謝舒一旦真敢如此,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而謝舒的行為也好似從不遮掩,他名為太傅,因此他不向天子行禮,天子反倒要朝他問好。他也不準後宮參政,衛卿童甚至每日只有在晨昏定省完才能見到回宮的天子,每年的壽宴都只能在後宮舉辦。

只有劉強是滿足的,他只要大內總管的位置。

在旁人看來,謝舒以鐵血的手段統治著大慶的國土,維持著他的王朝。

姜鴻去世的噩耗這一天來了。

姜鴻今年七十五歲,生命走到了盡頭,對這個老人來說,他一生最自豪的事情是教出了兩個徒弟,可最不幸的事也是教出了兩個徒弟。

他的大徒弟呂朔是一個奸佞,二徒弟謝舒也好不了哪去。

姜鴻臨終時追悔莫及,還讓家人去信叫謝舒不要來吊唁。

謝舒即使這些年鍛煉出一副鐵石心腸,到了此時,仍然苦澀難言。

他的朋友不理解他,他的政敵不懂他,乃至於他的老師,都離他而去了。

謝舒坐在書房裏,直到更深人靜、月色蕭然,油燈上的燭火也顫巍巍地晃動著,即將熄滅了。

就在這時,門被輕輕推開,一個人影走進,他手中掌著一盞星星般的火焰,照亮了他明麗秀美的面容。

即便兩人相遇已有十年,但在謝舒心中,一如那年初見,郎君的風姿不曾消減過半分。

謝舒凝視著虞楚息,直到他慢慢走近,將燈火置在桌上,謝舒起身從他背後環住他的腰身。

虞楚息轉過來,輕輕撫平他眉間不知何時深深殘留的刻痕,低聲道:“你不要傷心。”

謝舒無奈地笑笑,搖了搖頭道:“我沒有......郎君我只是有些想老師了。”

虞楚息溫柔地看著他,拍了拍謝舒的背:“老師沒有怪過你,他讓你不要去吊唁,但給我來信了。我想老師只是想身後事簡單一點,不要打擾到你。”

謝舒不說話了,他眼中卻漾著柔和的水光。

虞楚息意識到這個男人竟然哭了,一時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他還記得多年前他們分別之時,謝舒也差點要流淚。

後來,謝舒權力越來越大,責任也越來越重,他很少再露出青澀的一面,變成頂天立地的男子,如同山嶽巍峨,又如同河川般浩瀚。

可是當他流淚的時候,虞楚息卻還是想起那時在病榻上,瘦骨嶙峋,清淩淩望過來的一雙眼。

他忍不住愛憐地捧著謝舒的臉,想去擦幹他的眼淚。

謝舒卻捉住他的指尖,輕輕落下一個又一個的吻:“郎君,我一生何其幸運,能夠在這裏遇到你。”

他時常說些隱晦不明的話語,可從不細說,虞楚息也不深究。

但此時此刻,虞楚息分明是理解了什麽,他唇角微微勾起只是道:“謝舒,遇見你,我才最開心。如果沒有你,我不知道我會變成什麽樣......這裏因為你,變得很好,你要做什麽,盡管去做便是。”

燈光下,虞楚息的面容在朦朧的光影中閃動著瀲灩豐澤的光,一如瓊花玉樹盛放,可以讓人神魂顛倒。

謝舒心神顫動,卻不敢再看,他緩緩閉上雙目,斂住眼中淚光,抱著他,接著深深吻了下來。

*

眼看少帝年紀漸長,已有許多人蠢蠢欲動了。

而謝舒的專權、鐵血也讓人詬病,不僅如此,謝舒這些年推行了不少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法、農田水利法、公開市場、還有自由婚配、依法治國,都觸動了上層階級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