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四十七(第3/4頁)

說道最後,小王翦眼睛一閉、心一橫,如同奔赴戰場般下定決心,把自己的手伸了出來。

趙維楨忍俊不禁:“知錯就好,我打你做什麽?”

她不認同體罰,也不會去做。

打孩子的目的在於讓他記住錯誤,下次不要再犯。但現在小王翦已經知錯了,何必多此一舉呢?

於是她找出王翦的考卷。

“我不打你,但你得證明自己知錯。”趙維楨把竹簡遞給王翦:“回去之後,把錯題好生復習一遍,下次默寫不許再錯,行麽?”

王翦深吸一口氣:“我行,謝孟隗夫人!”

趙維楨:“回家用飯吧。”

送走王翦,她才扭頭看向一邊的小嬴政。

同時趙維楨也瞥見默不作聲的秦王稷,同樣看向了小嬴政。

事先教育過王翦,這會兒嬴政已經平靜了下來。至少他那雙邊界清晰的鳳眼沒再凸顯出慌亂。

對上趙維楨的視線,不用她多問,嬴政就自覺出言。

“今日開課之前,他們在丟沙包玩。”嬴政解釋:“我誰也不認識,是王家小郎君把我拉到他那一邊帶我玩,我們還贏了。”

趙維楨:“……”

她聞言一怔,接著看向伯姚。

後者無聲地對著她點了點頭。

怪不得小嬴政要給王翦抄答案呢。趙維楨心情有些復雜。

一則為嬴政初來乍到,多少有些融不進當地孩子的小團體;二則為未來的君臣,竟然一見面就如此投緣。

說來也怪,嬴政性格內斂,甚至能稱得上陰沉,但他好似格外討活潑外向的人喜愛。

當年是燕丹主動和他結交,今日王翦亦是。

“政公子是覺得,既是朋友,困難之時理應互幫互助,對嗎?”趙維楨問。

嬴政遲疑片刻,還是微微頷首。

嚴格來說,這也不是問題。

不說別的,誰沒借朋友抄過作業和答案啊!趙維楨大學時還幫舍友打過小抄呢。

但不對就是不是不對,如今她也體會到了自己老師的心情。

“政公子待友人忠誠寬厚,是好事。”趙維楨說:“你是出於好心。”

即使趙維楨這麽說,嬴政也沒有放松下來。他還是微微緊繃著面孔,深諳趙維楨後面的話才是重點。

果不其然,趙維楨繼續道:“政公子還記得公子偃與郭開麽?”

嬴政點頭。

趙維楨:“之前郭開聽到我請劍客蓋聶來邯鄲,便想拿去討好公子偃。結果你也看到了,不僅沒討好成,反而釀成大禍。”

嬴政不易察覺地抿了抿嘴角。

明顯他不想自己的名字和趙偃的名字提到一處。小嬴政似乎是覺得丟人,一雙鳳眸不自覺地躲開了趙維楨的目光。

但他沉默許久,也想明白了趙維楨的意思。

“我曉得了。”嬴政低聲說:“即使是好心,也不能支持朋友做壞事,否則就是郭開、趙偃之流。”

“沒錯。”

趙維楨強調道:“咱們可不能和他們一樣。”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按照小嬴政的智商,不該想不通這點。

但作弊這事嘛,趙維楨也能理解其心存僥幸心態。

再加上好不容易有個投緣的朋友,在陌生環境下,想要和對方因此拉近關系也是能理解的。

當然了,趙維楨也相信嬴政知錯後不會再犯。

人不能活成郭開和趙偃——這對於小嬴政來說,可比任何懲罰都值得警醒。

“對不起,夫人。”嬴政垂首:“我不會這麽做了。”

趙維楨輕輕揚起笑容:“但你不止該同我道歉。”

嬴政立刻懂了。

六歲的男孩,扭頭看向旁觀的秦王。

他猶豫了一會,還是下定決心,走到秦王稷面前。

老秦王和年幼的嬴政對視一眼,然後嬴政鄭重開口:“對不起,王上,玄孫知罪。”

“哦?”

旁觀半晌的秦王稷,這才慢吞吞地回應:“你有何罪?”

嬴政:“身為秦國公子,卻帶頭違規,做錯了事情,該罰。”

秦王聞言,肅穆的面孔中浮現滿意之色。

“事情確實做的不對。”秦王稷說:“可是《秦律》之中沒有規定借友人考校答案違法。”

言下之意即是:錯是錯的,但不犯法。

這就是要原諒小嬴政的意思。

可未曾料到,聽到秦王這麽說,嬴政原本就緊繃的面孔,更流露出嚴肅之色。

六歲的男孩,臉蛋上仍然殘留著嬰兒肥,如此肅穆姿態,反倒是顯得有些可愛。

但他一張口,卻是驚人之語:“既無規定,那便是《秦律》不完善。”

秦王一愣。

嬴政接著道:“小考尚且不要緊,但若是大考呢?如若是關系到秦國的大考……比如說入官考試呢?”

戰國末年,當下的社會還處在奴隸制向封建制度轉型時期,當然沒什麽入官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