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四十七(第4/4頁)

但趙維楨仍然被嬴政說的目瞪口呆。

他隨口這麽一說,直接就點出了自科舉制出現後橫亙我國歷史千余年的問題——考試舞弊!

至於秦王嬴稷……

老秦王眉心一皺,雪白的眉梢微微揚起,而後他銳利的視線便轉到趙維楨身上。

“這考校方式。”秦王問:“可否用在入官考試上?”

趙維楨:“……”

你比小嬴政還過分啊王上!

趙維楨頓時是笑也不是,震驚也不是。

怪不得這爺倆投緣,腦回路都是一致的走在時代的前沿。

只是趙維楨覺得,考試入官的模式在當下的社會根本行不通。

科舉制出現的背景之一便是士族門閥與中()央集()權產生了矛盾,而在先秦時期,二者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尖銳沖突。

生產關系還沒到那一步呢。

但趙維楨理解秦王稷的意思,他只是覺得這樣也許能為秦國選拔更有能力的官員,讓秦國變得更好。

只是趙維楨覺得……

現在秦王所擔憂的問題,恐怕不是官員。

“妾覺得不太合適。”於是趙維楨斟酌一番,出言反問:“敢問王上,如若開放考校入官,就考相國之位吧,黔首與陽泉君一同參考,那黔首考過了陽泉君,該怎麽辦?”

秦王當即了然。

他隱隱有些失望,但秦王稷也是聽出了趙維楨的潛台詞。

不提他人,偏偏提陽泉君,是因為他有為相的才能麽?

當然不是,是因為他為楚人。

若是黔首與陽泉君考校,陽泉君背後有楚系貴族的支持,秦王不得不做出考慮。

她在暗示秦廷的楚系一脈,該管管了。

更是在暗示,她之所以這麽說,是站在秦王這邊,哪怕夫君和華陽夫人走得近,也不動搖。

這小婦人。

秦王倒是不介意她如此出言,反而覺得好笑。

“孟隗夫人年紀不大,肚子裏卻是彎彎繞繞。”秦王揶揄道:“耐心經營,恐大有前程啊。”

趙維楨:“承王上吉言。”

秦王:“你得再給寡人幾個台階才行。”

趙維楨周身一震,難以置信地擡起頭來。

什麽台階?自然是滿足趙維楨所求的台階。

也就是說,秦王認同趙維楨的暗示,他甚至也願意滿足趙維楨的願望。按照嬴稷的性格,恐怕老秦王早已想好了法子。

他就等趙維楨再往前主動走那麽幾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