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五十四(第2/3頁)

僅從面上看,所謂神仙眷侶亦不過如此。

“趙國的後生都是如此貨色,可謂青黃不接,不過對秦國來說,卻是好事。”呂不韋又道。

趙維楨沒說話。

呂不韋說的是實話,但也不完全如他所言。

見趙維楨沉默,呂不韋好像感到意外一樣,轉過頭:“維楨在邯鄲,比我更為了解情況,可是覺得趙國尚存有潛力之人?”

說這話時,呂不韋看似好奇又茫然,他語氣隨意,完全是一副與趙維楨閑談他國局勢的姿態。

你就裝吧。

提及趙偃、郭開的時候,趙維楨就迅速理解了他的目的——連郭開都知道了,剩下的事情你能不知道?

趙維楨倒是不介意,她反而覺得有些好笑。

為了這件事,他能繞好大一圈子,從藺相如的死訊開始說起。不得不說,呂不韋此人是真的有耐心。

“我離開邯鄲之前,廉頗老將軍推薦了一位年輕人投軍去守衛邊關。”趙維楨也不點破,饒有興趣地陪他繼續演下去。

她隨意地擡手攏了攏發髻,繼續說道:“如今過了幾年,他也應該是位能獨當一面的小將軍了。”

呂不韋擡起黝黑眼眸,他的視線一直隨著趙維楨的手臂而行動。

之前府中女侍對呂不韋說過,夫人平日飲食起居不太喜歡她們服侍,除卻梳頭。每次梳攏發髻,夫人總是要抱怨麻煩,所以會請她們過去幫忙。

不知維楨是否自行察覺到,她大抵是嫌棄發髻沉重,因而有意無意就會去擡手去攏。

她擡起手,手腕半遮半掩。雖未佩戴他贈與的金鐲,卻也是凝脂雪膚、玲瓏纖細。

尤其是趙維楨的手並不是多麽細致,她經常親自做活,顯得比尋常公卿女子要有力許多。這就更襯著那半寸肌膚精致,甚至連蜿蜒攀附於皮膚之下的兩道青色脈絡都顯得如同點綴一般。

膚色在烏黑發髻的襯托下更顯皓白,而後趙維楨放下手。

呂不韋不動聲色地收回視線。

“可是李牧小將軍?”他輕描淡寫地吐出這句話。

“確實。”

趙維楨肯定道,而後興致盎然地故意開口:“這你也得知了麽?”

呂不韋:“趙國有大才,當然會有探子通知於我。只是不韋知道的晚了一些。”

“為何?”趙維楨問。

“李牧將軍投軍一事,還是維楨與之交流後,從中推了一把。”呂不韋溫和地開口:“許是下人恐你我因此感情上生嫌隙,便一直不敢說與我聽。”

話說的委婉,但意思很明白:他連趙維楨見過李牧都知道了,自然是城中流言也一清二楚。

至於什麽流言……

想了想與李牧相關之外的謠言,趙維楨當即失笑出聲。

呂不韋茫然地眨了眨眼:“維楨笑什麽?”

趙維楨忍俊不禁:“沒什麽。”

這肯定是有人說漏了嘴,呂不韋才自行去打聽的。

否則至於拖到現在才提及麽?

但從邯鄲回來的商隊與下人,能把李牧的事情告訴了呂不韋,但他們絕對不敢把之前盛傳的謠言告訴呂不韋吧!

“傳言都是傳言。”趙維楨忍著笑意回道:“我只是見李牧那人,為人清明正派、很有見識,頗有未來一代名將的風采,因而盤算著把他勸到秦國來著。”

呂不韋:“沒成?”

趙維楨:“沒成。”

呂不韋聞言,點點頭:“連維楨這般辯才,都不曾勸動,是個值得敬佩的人。”

說完,他又認真補充:“提及此事,並非責怪維楨。不韋是覺得,得親自感謝維楨。”

“感謝我什麽?”

“你我分別四年,當日離別極其匆忙。”呂不韋鄭重開口:“你在邯鄲,大可另尋歸宿。但維楨不僅沒這麽做,反而全心全意協助不韋,不韋當然要感謝維楨,謝維楨賞識。”

甚至到最後,他還不顧路邊有人,對自己的妻子行上一禮。

趙維楨垂眸看他低頭行禮。

這種話題上,他都能端出態度,趙維楨是真的佩服。

“當真不介意?”趙維楨問。

“當真。不韋相信維楨,若非如此,豈不是就——”

呂不韋說這話,擡起頭,對上趙維楨似笑非笑的眼睛,信誓旦旦說出去一半的漂亮話戛然而止。

換做他人,大概是要因這無聲的揶揄尷尬一番,但呂不韋就是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收回去。

“其實還是介意的。”

呂不韋壓低聲音:“怎可能不介意?維楨是我心上人,誰的愛人被旁者覬覦能不介意?”

趙維楨卻是不饒道:“既是介意,又為何說不介意?”

呂不韋眉眼微微一彎。

他歪了歪頭,故作困惑,清雋的五官中浮現出幾分恰到好處的苦惱。

“不韋不明白了。”呂不韋問:“夫人究竟是願不韋介意,還是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