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六十五(第2/5頁)

說完,他擡頭看向華陽太後。

“敢問太後,這中原各國,可否有兄弟、父子同朝為臣的先例?”呂不韋問。

華陽太後猛然一頓。

她知道自己出言,肯定會遭到反駁,但是沒想到反駁的竟然會是呂不韋本人!

好個呂不韋,若非是她扶持,一介賤商,怎會有如此地位?

在朝堂上針鋒相對,華陽太後當即就來了火氣。

“相國這是才嘲諷我不讀史、不懂政不成?”她尖銳道。

“並非。”

再大的火氣、再誅心的質問,朝著呂不韋直接刺過來,也為他謙遜平和的姿態而化解。

呂不韋似是抱歉般向太後行禮,而後挺直身板,認真說道:“既然父子、兄弟同朝為臣的事情屢見不鮮,夫婦有何不可?至少我與孟隗不同姓、非血親,要論關系,夫婦反而還要遠一些——比太後與陽泉君可要遠得多。”

陽泉君聞言,難以置信地看向呂不韋。

這人得勢也就罷了,還蹬鼻子上臉起來了。陽泉君與呂不韋相識數年,還是第一次見到呂不韋如此咄咄逼人的一面。

“再者。”

呂不韋又道:“孟隗本就為太子政的先生,已教導太子多年。太後若是覺得不妥,是覺得有比孟隗更合適的人選麽?若無人選,又為何出言反對?”

華陽太後被說得啞口無言。

先昭王寵愛公子政,導致公子政早早就出現於臣工面前,大家習以為常,更是對公子政的性格多少有些了解。

當今的太子雖年幼,但性格極其強硬,頗有先昭王那般說一不二的姿態。

他與孟隗夫人關系親密,形同第二位母親,要為太子政更換先生,他那一關就不好過。

更遑論,孟隗夫人是先昭王欽點的先生!

為了培養太子政,先昭王還允許孟隗夫人在鹹陽辦學。這麽大的臉面在,誰敢說孟隗教書不行?

如此,呂不韋說得完全在理。

既然不打算為太子政更換老師,那太傅的位置早晚都是趙維楨的。

拖到之後給,和早給又有什麽區別?

如此一來,本來還覺得不妥的臣工也立刻熄了火。

趙維楨早晚都是太傅,這個事實無法更改。那何必站出來討人嫌?

見沒有人反駁,陽泉君頓時不爽了。

“這裏是秦國的朝堂。”他率先打響第一炮:“不是你呂不韋夫婦的朝堂!”

呂不韋挑釁他,他也毫不客氣地出言還擊。陽泉君同樣站了出來。

“王上,如此討論孟隗夫人的資格,實屬是混淆重點。”陽泉君道:“即使兄弟、父子同朝為臣,也斷然沒有一個做丞相、一個做太傅的道理。從今往後,這秦國豈不是成了夫婦二人的一言堂?”

有陽泉君開頭,群臣立刻議論紛紛。

只是,向來在文臣辯駁時看戲的武將們,率先站了出來。

嬴摎第一個出言:“陽泉君此話,末將不同意。我秦國一向是論功行賞、論功為官。不韋先生、孟隗夫人,於秦均有大功。不論是誰,都當得起王上任命的位置,難道因為二人為夫婦,反而就不賞了?如此下去,才是真的開了有功賞不得的先例,於秦有害啊!”

“嬴摎將軍說得是。”蒙驁同樣站出來:“況且,陽泉君說不韋先生與孟隗夫人會把持朝政,末將以為完全誇大了。太傅之責,在於教導太子,怎會與朝政有關?孟隗夫人為秦做事,兢兢業業、毫無所求,如今只是將夫婦二人該有的東西給他們,並不不妥。”

如此,則看出來朝臣們的態度。

嬴摎為嬴姓宗室,且打過趙國、與呂不韋多有接觸,自然是站在秦王子楚的立場上,支持呂不韋成為相國。

而蒙恬、蒙毅與趙維楨關系很好,蒙驁還有一位遠親孫輩在趙維楨的學堂讀書,他理所當然地支持趙維楨。

陽泉君自知沒有道理,也不願退讓,說話難免尖刻起來。

“都在討論是否給她太傅的位置,這還叫毫無所求?”他攻訐道。

趙維楨:“……”

這話你也好意思說?

“君上,此言過了吧。”她揚起笑容,第一次出言:“敢問陽泉君,你站在秦廷之上,是否有所欲求?這朝堂之上,列位群臣,又是否有所欲求?”

她的話語落地,在場沒一個人敢說話。

因為他們當然有所求!

不是為了封官加爵,誰會為秦廷效力?

在場一個兩個的,除卻秦王本人,誰也沒資格說她趙維楨貪婪。

趙維楨不想要,他們可以稱贊;但倘若趙維楨想要,他們最好閉嘴。

最終還是蒙驁接著出言,打破了秦廷之上的沉默。

“稟王上,這一年來,墨家钜子改革、推廣農具,頗有見效。”蒙驁道:“其中孟隗夫人提供圖紙,主導鉆研,是一樁大功;而不韋先生投入資金、負責推廣,亦有不菲功勞。我聽钜子言,種植、收割的新農具,既能省力,又能提高效率,待到秋收時,自然會帶來更多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