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六十五(第3/5頁)

“可不是?”

嬴摎贊同:“這些年孟隗夫人推廣農具,糧食產量大為提升。這攢下來的糧草,都能再打兩輪東周公了!”

武將們最在乎的就是征兵打仗,這可是與他們封爵息息相關的事情!

所以趙維楨在武將之中,聲望要高得多。

嬴摎一說,其他將領紛紛符合。

“是啊,王上!”

“糧草乃後勤重中之重,此為大功!”

“武將論功行賞,文臣不也應該如此?誰有功績獎勵誰,不是很正常的道理。”

列為群臣你一言、我一語,開始討論起來。

秦王子楚坐在上方,沉著地看了一眼面色難看的太後與陽泉君。

秦廷之上,楚國勢力也不少,但現在誰都不敢開口說話。

到這兒就差不多了。

秦王擡了擡手,秦廷安靜下來。

“先昭王的誡劍,掛在論議夫人身上,也是懸在寡人頭頂。”秦王子楚平靜說道:“寡人相信孟隗不會做對不起秦國的事情,也希望今日之後,論議夫人能行使職責,好生監督寡人。”

說完,他正式扭頭,與華陽太後對視。

“也請太後放心。”

秦王子楚宣布道:“任不韋先生為相國,任孟隗為太子太傅,此事就這麽定了。戰事當前,少討論這些冗余之事。”

如此,便是一錘定音。

哪怕是有臣工再不服、再不忿,秦王強硬出言,也不能繼續辯駁。

成為秦王之前,嬴子楚待人和善,誠懇溫順,好脾氣到仿佛不像是個秦人。可他坐在王位上,這般出言,也是讓群臣清晰地意識到:他到底是個秦人。

趙維楨聞言,對著秦王行禮:“謝王上。”

秦王擺了擺手,又恢復了平日和氣的模樣。

“孟隗夫人不要客氣。”他笑道:“政兒生性內斂,還請夫人再多教教,寡人真怕太子長大後,長成個悶葫蘆。”

“王上說笑了。”

趙維楨跟著勾起嘴角:“太子天資聰穎,鹹陽無人不知。怎會長成悶葫蘆?要臣說,那也得是個聰明葫蘆。”

她玩笑的話語落地,秦廷一陣哄然笑聲。

國君拿著兒子出言調侃,頓時將朝堂的緊繃氛圍一掃而空。

笑過之後,這件事就算揭過。秦王的表情再次嚴肅起來。

“寡人見諸位將軍,信心滿滿,倒也是放下心。”秦王子楚道:“既是糧草充裕,那六國來打,也不怕了。”

“王上。”

呂不韋再次出列:“臣有一言。”

秦王:“相國可有退敵之策?”

呂不韋頷首:“自孝公起,六國聯合攻秦、兵臣函谷之況時有發生,然而卻無一次得以成功。其中緣由,無非在於六國兵力雖多,但心不團結。諸侯相互猜忌、拖延,難以成事。由此臣以為,今日東周公聯合列國攻秦,想要化解,並不難。”

“相國請講。”

“如今六國準備攻秦,東周公籌謀一年,諸侯應著,卻不出兵,就是在觀望風向。”呂不韋分析道:“而眼下諸侯決定出兵,正是因為先王逝世,諸侯以為秦國亂了、弱了,想趁火打劫。”

他的話語頓了頓,繼續說:“與其等六國發兵,不如先聲奪人,打上一打,讓他們明白,王上不是好惹的,秦國也依舊是那個不好惹的秦國。”

呂不韋和嬴子楚多年師生、摯友,相互之間默契十足。

不用多說,他一番話,直接說中了秦王的心事。

秦王子楚早就不爽了!

孝文王監國一整年,諸侯不打,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打。

無非是覺得他是楚國傀儡,是呂不韋的擺設,所以打算捏一捏這個軟柿子。

所以,秦王子楚也想打,還必須打到六國明白:他不是個軟弱的國君為止。

“那相國覺得,”秦王問道,“秦國應該打誰?”

“韓國。”呂不韋不假思索。

“打下韓國,秦國的邊境便與魏國的國都接壤。”他擲地有聲:“如此一來,既滅韓國,又能進一步控制魏國,更能震懾其余諸侯,乃一舉三得。”

“打下韓國?”

秦王子楚的語氣陡然變得微妙起來:“相國此言——”

“王上。”

呂不韋先行一禮,用推手禮接下了秦王的話:“臣願領兵滅韓,可立軍令狀。”

此言一出,群臣皆驚。

連趙維楨也是微微瞪大眼:呂不韋和從未與她商量過!

可不商量,不代表著他沒這個打算。驚訝過後,趙維楨立刻明白了他的想法:恐怕呂不韋早就想到了這茬。

秦王子楚上位,封他為相國是早晚的事情。

只要任命,就會有質疑。

什麽辦法能打消質疑?自然是拿出實績。

所以呂不韋準備好的辦法就是,他直接出門刷個功勞回來,屆時秦廷再有滔天的不忿、不服氣,也不能再就此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