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零零(第3/3頁)

嬴政聞言,一雙鳳眸裏有情緒飛速閃過。

他似是想起了什麽,卻沒有選擇表達。少年國君只是點頭:“若是公子非去說服春申君……寡人確實也沒什麽法子。”

天底下誰不知道春申君主張抗秦?他正愁沒有由頭聯軍發兵呢。

“但李卿言及齊國,倒是提醒了寡人。”

少年嬴政肅穆道:“既是齊國與秦國多年不曾開戰,就別急著打了。他們愛作壁上觀,就叫他們做到最後吧。”

趙維楨:“我聽聞齊國相國後勝此人相當愛財,可出重金賄賂,請後勝向齊王提供綏靖之策。”

所謂綏靖,即安定安撫的意思。這詞到了後世才有了負面的意義,而用在當下,嬴政還是一聽就明白了。

嬴政:“好,他喜歡錢財,就送他足夠的錢財。”

如此,秦王政果斷拍板:“若是夫人、李卿有推薦出使之人,盡快與寡人說。”

趙維楨:“是。”

嬴政:“夫人可還有其他事?”

趙維楨:“過幾日官學要招考,王上要來看看麽?”

這才是今天趙維楨入宮的目的。

“夫人辦官學,寡人自然要去的。”少年國君肯定之後,冷淡的面孔中又不免帶出幾分揶揄:“若是不去,母後也不樂意。”

可不是嗎!

趙姬為了學堂修葺勞心勞力,她就等親兒子出言誇獎呢!

說到後面,少年嬴政的情緒流露完全是私人化的。

這叫趙維楨不免發自真心地雀躍一番。

公事上肅穆端莊,私下裏少年仍然有著自己的銳氣不說,還母子關系和諧。

還有什麽比這更完美的事情嗎!

趙維楨很是欣慰,不禁展露笑顏:“一言為定!”

嬴政聞言,亦是不易察覺地扯了扯嘴角。

“夫人與寡人許下數不清的允諾。”少年人笑著說:“哪次不是一言為定?”

說完,他又看向李斯:“若是無事,李卿先行去休息吧,寡人自行把這書冊讀完就是。”

李斯:“是。”

趙維楨這才意識到——嬴政手中以紙為冊的韓非論著,是李斯親自抄寫的。

離開偏殿之後,趙維楨刻意多等了一會兒,等到李斯隨後出門。

一撞上趙維楨的視線,李斯也不客套,直接從懷裏掏出一本薄薄的書冊。

“君上要的《三字經》。”李斯把書冊遞了過去:“若是君上覺得哪裏需要修改,可用朱砂畫出。”

趙維楨:“……”

這麽快?!

這才吩咐下去多久啊!

也許是她的表情過於明顯,李斯不等她感嘆,先行回答:“幾句童謠罷了,不是很難。”

趙維楨:“…………”

知道你文采斐然,但也不帶這麽裝X的吧!

趙維楨震驚地翻開書冊,掃了兩眼——還真被他裝到了。

李斯的文筆好是有歷史記載的,刻在石碑上的。讓他寫童謠,確實是大材小用。趙維楨手中的《三字經》,結合了世俗道德、秦法秦律,以及當下的常識風俗,簡單易懂又朗朗上口。一點也不比後世流傳的版本遜色。

同樣都是人,差距怎麽這麽大呢。

作為穿越之前的中文系大學生,趙維楨不禁酸了一把。

“我回頭好好看看。”

趙維楨鄭重地把書冊收了起來:“勞煩李卿。”

李斯:“舉手之勞罷了。”

趙維楨:“剛才李卿說起公子非——”

她話說一半,看到李斯的神情微妙地變了變,卻沒停下來。趙維楨繼續說道:“迫使公子非入秦,確實可行。只是他若是不願意為秦做事該怎麽辦?”

李斯淡淡道:“不怎麽辦,只要他不離開鹹陽,就不會幫助秦國的敵人。”

趙維楨:“……”

意思就是可以把他關起來,鎖起來,當人質也好,當階下囚也好,總之不能走。

夠狠的。

“他可是你同窗。”趙維楨調侃道:“李卿當真舍得?”

李斯:“……”

其貌不揚的青年驀然失笑出聲。

他擡眼與趙維楨對視,那雙平淡的眼睛裏終究是撥開厚厚的遮掩,展示出少少的真情和銳利。

“放回去,是對手。可一名公子非,決計不可能掀翻秦國這輛戰車。”李斯無所謂地出言:“我是在保護他。甚至秦國可以拿公子非作人質,待到滅韓之後,昭告天下秦國還留著韓公室的血脈。如此,臣自以為仁至義盡。”

李斯說完,也根本不在乎趙維楨如何作想。

他的語句基本沒停下,毫無征兆地轉移了話題。

“方才君上說可派人出使齊國,臣有人選推薦。”李斯道。

趙維楨:“你說。”

李斯:“魏人姚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