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5頁)

折騰了這麽久,但好在結果是好的。

經此一役,蒙古元氣大傷,年內大抵是不敢再有大動,即便是有,大約也是小型的劫掠,但宣府等處都是屯兵制,戰時為兵,閑時為農,再加上這些年陸家軍越發赫赫的威名,倒也不懼蒙古人。

……

不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沿途的火把,照出玄色旗幟上那個深青色的“陸”。

陸則沿著台階,快步走下城樓,陸勤則幾乎在他到來前一瞬,策馬來到箭樓前,翻身下馬,縱身一躍,身後是浩浩蕩蕩的騎兵,便聽得四周官兵大呼“大都督”。

齊刷刷的——

“大都督!”

“大都督!”

陸則站在人群外,看著父親從馬上下來,官兵們嚴守軍紀,不敢上前簇擁,手中舉著火把,火光落在他們還未來得及擦拭的面孔上。跳動著,照亮他們臉上的血,瞳孔裏幾乎滿溢而出的敬仰。

他們像仰望神一樣,仰望著陸勤。他們戰無不勝的大都督。

民間有句戲言,九邊不知劉王鄭,只知衛公鎮邊陲。

意思是,九邊的老百姓日子過得苦,年年打仗,年年打仗,早已不知道朝廷姓劉還是王,只知道鎮守邊陲的衛公。

這樣的民心所向,帝王不忌憚,才是天方夜譚罷。

陸則出神,不過片刻功夫,陸勤已穿過人群,到他面前。宣府的將士們對於陸則,也很熟悉,不像陸家人對陸則身上流著劉家血的忌憚,在宣府,將士們對這個敢闖能打、沒什麽官架子的世子爺,同樣很是尊敬。

陸勤拍拍兒子的肩,叫了幾名副將過來,耳語叮囑了幾句戰後的事宜,便同陸則一起離去。

二人來到宣府的府邸,說是府邸,其實也就是個不大的院子。都督府雖闊亮許多,但因在內城的緣故,打仗不便,陸勤很少住都督府,多半住在此處。加之府邸管家知外頭打仗,早就備著主子得勝歸來,父子倆一進門,便有仆婦迎上來,陸勤隨口吩咐,“備水沐浴。”

吩咐罷,又朝陸則道,“收拾好了,記得來我書房一趟。”

陸則自是頷首。

洗凈身上血汙,陸則起身,抓過架子上的換洗衣物,那架子模樣老舊,似乎不穩,他不過略用了幾分力,那架子便發出沉重的嘎吱聲響,陸則剛皺眉,還沒來得及做什麽,就見那門猛地推開了。

陸則飛快擡手,披上裏衣,遮住赤裸上身,聲音冷冰冰的,帶著不虞,“誰?”

推門的老媼被他的冷峻神色,嚇了一跳,但還是鼓起勇氣,探著腦袋往裏張望,若不是陸則看得分明,門外是個花燭殘年的老媼,簡直要懷疑她的意圖了。

但這樣的年紀,總不至於對他有什麽不軌,難道是間諜探子?

陸則下意識朝陰謀詭計的方向想,卻見那老媼仔仔細細看了好幾眼,才磕磕絆絆的解釋道,“婢還以為將軍磕著碰著何處了,才一時忘了規矩,推門來看的。”

陸則對老媼的解釋,不置可否,但也不會對這樣一個、年紀幾乎快趕上他祖母的老婦,說什麽難聽話,便不再說什麽。略過這小小插曲,陸則穿戴齊整,推門出去,過去數年,他常來宣府,對這府邸倒是熟悉,也沒找下人引路,踩著夜色,自己便朝南側的主院去了。

他到時,管事仿佛剛送什麽人出門,見他便忙上前,引他去書房,邊道,“世子爺稍坐片刻,國公爺方才留了話,他很快便過來。”

陸則頷首。片刻,陸勤便過來了。

“方才送來的,你先看看。”陸勤進門,沒說什麽家長裏短敘舊的話,先將一奏本遞過去,語氣淡淡的,聽不出什麽情緒。

陸則接過,展開,一眼掃過。是這次的軍情奏本。軍營裏的文士是專門寫這些東西的,最曉得輕重。打仗歸打仗,但筆頭上的東西,便又是另一回事了。

同樣是打敗仗,“屢戰屢敗”同“屢敗屢戰”,給人的觀感便大為不同。

文士言辭老練,雖無華麗辭藻,但戰事這種奏本,本該樸實無華,若加之諸多辭藻,反顯累贅。陸則很快看完了奏本,他沉默一瞬,擡眸淡淡道,“孩兒覺得,可改一處。”

陸勤正喝茶,聞言也擡起眼睛,父子二人目光碰至一處。陸勤面無表情地點頭,“哪一處?”

陸則起身,帶著奏本到書桌邊,執筆沾墨,懸腕在奏本上劃去一處,繼而沒有半分遲疑的落筆,在一旁寫下一字。

陸勤沒起身看,也不知是他對陸則過於放心,還是旁的什麽原因,父子二人都沒理會那書桌上的奏本,談正事的氛圍散去,陸勤舒展眉心,開口問,“你二叔的事,沒叫你為難罷?”

邊關消息滯後,陸家又刻意瞞著,消息傳到陸勤耳中,都已經事過境遷了。但當老子的,問總是要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