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他的勢力,已經大到不……(第2/2頁)

鄭院判出來,面上神色緩了下來,“張大人、衛世子,陛下已經歇下了。”

張元點頭,擡手示意陸則與他一起出去。雨已經很小了,二人也沒有打傘,緩緩行在濕漉漉的宮道上,陰寒的深冬已經過去了,台階不起眼的角落縫隙裏,新長出來的綠苔,只一點綠意,尚未被宮人察覺清理。

張元沉默了會兒,忽然開了口,“宣同的事,世子應當已經知曉了……事態緊急,昨夜內閣連夜商議,決定舉薦世子北上,一來世子曾於宣同數年,朝中武將,怕是沒有人比世子更了解北邊的情況。二來如今各地兵力,衛所不能擅調,南邊兵力雖有富足,但長途跋涉,疲兵難勝,一時也趕不及支援。世子麾下三大營,皆是精兵強將,又曾與蒙古瓦剌交過手,眼下也唯有世子是最適合的人選。”

京師三大營是陸則一手重建起來的,裏裏外外、上上下下,全都是陸則的心腹,除了他,別人即便拿到了兵符,也未必能調動得了。這只軍隊,也只有在陸則的手裏,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就像昨夜,三大營的將領士兵,從上至下,沒有一個人質疑陸則的命令。他說清君側,他們就服從跟隨,只用了半個晚上,便以摧枯拉朽之勢,攻下了皇宮。那些禁軍護衛,在這支用戰爭錘煉出的大軍面前,幾乎不堪一擊。

原本調兵,是內閣商議後一道聖旨的事。但昨晚之事後,張元卻不敢把事情想得這麽簡單了,無論陸則有沒有別的心思,事實就是,陸則在他們都沒有注意到的時候,或者說,他們注意到了,也根本無法阻攔。他的勢力,已經大到不受內閣或是皇帝控制了。

張元心裏很清楚,如果陸則不願意去,那實際上,沒有人可以逼迫他。

陸則沒有作聲,他慢慢地停下了步子,收回看著遠處的視線,淡淡地道,“張大人,我可以去宣同。但我有條件。”

沒有人會這樣明目張膽地和內閣提要求,但陸則他做了,張元心裏竟然也沒有多少驚訝,可能在他心裏,陸則連皇宮都敢攻下,也沒有什麽事是他不敢做的了。

他慢慢點了點頭,擡手示意,“世子,進屋說。”

……

兩日後,陸則率京師三大營北上,赴宣府協衛國公平定七王之亂。

同一日,固安玉霞觀裏,山間不沾俗世,吃齋念經的日子,對永嘉公主而言,倒並不算難熬。她抄好一卷經,正準備叫丫鬟拿去菩薩神像前供著,就看見貼身嬤嬤神色走了進來,神色略帶一絲慌亂。

永嘉公主輕聲詢問,“怎麽了?這般慌亂。”

那嬤嬤屈膝,將頭垂了下去,回話道,“回公主,靜秋沒了……”

永嘉公主聽得一愣,待回過神來後,便問,“前幾日不還好好的,怎麽會沒了?”

永嘉作為公主下降衛國公府,當時是從宮裏帶了許多嬤嬤、仆婦與宮女的。陸家為表對她的尊重,也送來了不少丫鬟婆子。但後來與陸勤心生罅隙後,她便還是更習慣用自己從宮裏帶出來的人。這麽些年過去,那些跟著出宮的老人,出府養老的養老,嫁人的嫁人,真正還留下的,其實也不算很多了。

靜秋便是其中一個,從前負責給她梳發,嫁人後也還留在府裏,做了管事娘子。

嬤嬤道,“說是急病沒的。走得突然,大夫都來不及施針抓藥。”

永嘉沉默下來,良久輕輕地道,“我知道了。她的後事,你派人去和她家裏商量商量,盡量多給些補償。日後倘遇了什麽難處,能幫的,也盡量幫一把。”

嬤嬤應下,又安慰了永嘉公主幾句,才退下去。等出了屋,這嬤嬤卻沒立即去做事,而是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才從後門出了玉霞觀,一暗衛從樹後出來,上前與她說話。

嬤嬤定了定神,才道,“長公主沒有生疑。”

暗衛聞言頷首要走,嬤嬤卻遲疑地叫住了他,小心翼翼地問,“你、你們打算如何處置靜秋?”

此番跟著來玉霞觀的,都是公主的心腹。嬤嬤怎麽也沒想到,一向不爭不吵、行事沉穩的靜秋,竟然會被查出身上有毒藥。公主待她們一貫寬厚,靜秋當年成親時,公主憐她沒有父母,還準備了嫁妝,讓她出面給靜秋送嫁。

如果不是暗衛查出來,那毒藥也生生擺在眼前,她怎麽也不會信的,更不會幫他們隱瞞公主。

暗衛卻沒有同她多說,只道,“她還活著。”

說罷,便鉆入了林間,蹤跡隱匿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