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更

若不是看靳輔大人此時的臉色和狀態實在不像是裝出來的,胤祉都要懷疑這是皇阿瑪故意安排的催兵了。

就算是不想幹活,胤祉也不敢耽擱運送救災糧,這畢竟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而且牽扯的還不只是一兩條人命。

不就是沿黃河運送救災糧嗎,他送就是了。

“大人在此地好好養病,千萬別心急,本王一定盡快把救災糧運到。”

靳輔被誠親王壓著不能起身行禮,但還是誠懇的道:“臣自然相信王爺。”

折子交上去後,他便一直擔心萬歲爺派來的人是明珠,雖然明珠曾經在官場上庇護過他,而且與他交情不淺,但正是因為如此,他了解明珠,這可不是個手軟的人,單看明珠早些年從河務上撈的那些銀子就知道,這人下手有多狠。

他也沒想到萬歲爺會派誠親王過來看望他,這不只是給他的天大的體面,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旁的皇阿哥他不敢信,誠親王卻是能信的。

無論是京城那邊的傳言,還是明珠和其他友人過往寫過的信裏,提到誠親王,或褒或貶,但有一樣是一致的——誠親王眼裏不揉沙子,將戶部的風氣煥然一新,且嚴以律己,刑部和宗人府的人反復調查,卻只查出了這位爺往裏添銀子,查不出一個銅板的贓款來。

得了誠親王這句話,他便能在滎澤縣好好養病,爭取再為萬歲爺幹上幾年,把河工上的重難點一一拿下,也不枉來這世間走一遭。

靳輔是放心了,還將身邊的手下和幕僚交給誠親王,徹底把手中的差事交付了出去。

但於胤祉而言,出京辦差都是頭一次,運送救災糧食更是開天辟地頭一回,一想到這糧食關系著那麽多的災民,便深感責任重大。

胤祉對朝堂上的這些官員也是有了解的,每次有款項撥下,除非戶部一直派人監督,除非遇上幾個難得的清官,否則層層盤剝是避免不了的。

靳輔大人雖然是治水能臣,但是不是清官,還有待商榷,畢竟當年這可是和明珠一起把持河務的人,河務喂肥了明珠等人,靳輔大人在其中未必清白。

靳輔大人手底下的這些人,他不敢全信,他親自盯著既不夠妥當,也很難顧周全,跟隨他前來的十幾名侍衛,從不曾參與過這些事情,經驗欠缺,很容易被人糊弄過去,也容易弄出烏龍事來。

好在,他不只有侍衛可以用,在河南這地界上,有他一些鋪子,雖然大部分都是租賃的,但有鋪子在,便有賬房在,商隊的人也會來這裏。

這些人要麽出身皇莊,在皇莊的小學裏拿到了畢業證,要麽參加過戶部招收小吏的考試,雖然沒考上,但排名一定是靠前的,所以才會被他們招收進來。

在正式上崗之前,這些人還都經歷了兩次培訓。

一次是在麻爾圖老先生手下,麻爾圖在致仕後兼了兩份差事,一份是戶部的,一份是他這裏的,都是負責培訓新人。

另一次是在接受商業司統籌管理的那些商隊中,算是實習吧。

參加過培訓,實習過,正式上崗也差不多一年了,抽調一部分出來盯著救災糧,應該問題不大。

胤祉並非是個急性子的人,但事關救災糧,自然是越快越好,上輩子的時候他雖然沒有參與過救災,可也是關注過的,哪一次出現災情,物資和救援人員不是爭分奪秒的趕過去。

靳輔托付此事時是中午,胤祉下午通知人連夜趕過來,清早到不了的便不用再往這邊趕了,因為第二天清晨運送救災糧的船只便要啟程出發,晝夜不停北上山西。

此次山西旱災,範圍波及大半個省,皇阿瑪已經免去了山西今明兩年的歲俸,胤祉運送的這些救災糧已經是朝廷下撥的第二批了。

如今的山西巡撫便是頗有清名的彭鵬,雖未曾見過面,但胤祉對這位大人好感十足,救災糧食送到這樣一位大人手中,他也能安心。

因為糧食在河南滯留多日,雖然胤祉已經盡可能往這邊趕了,但還是比預定救災糧到達的時間晚了三日。

彭巡撫聽聞河道總督靳輔病重的消息,急的都快火燒眉毛了,既擔心救災糧不能及時送過來,又擔心中途接手之人是個手狠心大的,霍霍掉太多的救災糧,在那些人手中救災糧食銀子,可是在災情蔓延的山西,這些可都是人命。

好在,救災糧只比預定時間晚了三日,而且送來的量比他預計的最好情況還要多。

既然從兩廣送來的救災糧中間沒有折損太多,希望由他下發到各個州縣的災民手中時,救災糧也不會有很多折損。

彭巡撫看向誠親王,他手中能用的人有限,此次受災面積頗廣,救災糧下發的過程中,很難全都顧及到,誠親王在運送救災糧時的做法,他已經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