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二更

大阿哥不吭聲,明珠裝老實,朝堂上多的是幫太子說話的人,卻沒有一個站出來要求嚴查的太子的。

索額圖雖然也心疼太子即將被收繳的錢袋子,可還能穩得住,朝臣信得過太子,萬歲爺又素來疼愛太子,太子可從來沒有讓溫保向百姓加派餉銀,那些從百姓身上搜刮來的銀子也沒到太子手中,溫保的作用只是幫助商隊在山西立足而已。

這事兒說到底,不過是太子與商業司爭利罷了,算得了什麽,也就是因為扯上了溫保,誠親王又有心給太子難堪,這才讓事情鬧到朝堂上。

索額圖能穩得住,四阿哥卻是穩不住,三哥在奏折上說,這些私下倒賣的玻璃及鏡子與商業司所出的一般無二,品質一樣,造型也一樣。

在三哥拿出這兩個方子之前,大清的玻璃和鏡子都是從西洋傳來的,多少年都沒人能防制,如今這才幾年,民間便有人能夠仿制了?還和商業司的一模一樣。

要知道商業司所出的玻璃、鏡子,和西洋人遠渡重洋帶來的有很多不同,可民間仿制的卻和商業司所做的一模一樣,這很難不讓人懷疑是商業司的方子被泄露了出去。

戶部歸他管,仿制玻璃和鏡子的是太子的人,這太像是堅守自盜了,他雖然的確沒有為太子提供過這兩張方子,但又有幾個人能相信,皇阿瑪信嗎,三哥信嗎。

四阿哥沒有站出來為太子說話,便是因為他也被牽扯其中,而且太子以這種方式攬錢,他多多少少有些失望。

五阿哥自覺此事與他無關,三哥若在朝堂上,他跟著三哥的步調走,如今三哥遠在山西,他還是老老實實呆著吧。

七阿哥就更不覺得此事和他有關了。

八哥倒是想出面向太子發難,但那得是大哥先出手的情況下,他才能跟上,大哥不出手,輪不到他眼巴巴站出來,而且他站出來也沒用。

九阿哥瞧不上太子攬財的法子,拾人牙慧算什麽本事,西洋新奇的物件多了,為何非要死磕鏡子和玻璃,堂堂太子為了攬錢,竟被臣下擺了一道,可真是有夠丟人的。

難得見朝堂上這麽熱鬧,十阿哥今日都不覺得困倦了。

大朝會上的皇阿哥們,個個都如同鋸了嘴的葫蘆一樣,沒一個出聲的。

康熙坐在上面,同樣一言不發,他倒要看看太子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老家在山西的官員,此時是有苦都說不出,眾人都在為太子求情,他們哪敢在這時候提山西的那位活閻王。

可族中火急火燎寄來了信,就沒見過誠親王這麽辦事兒的,官員犯法要管,豪強大族放高利貸要管,用低價買田產要管,死個長工丫鬟還要管……

哪個族裏沒有個紈絝子弟,哪個富貴人家沒有點腌臜事兒,誠親王非要追究到底,簡直是瘋了,可偏偏為什麽是在他們的家鄉發瘋。

康熙任由此事發酵了半個月,方才命宗人府和刑部嚴查。

太子這時候已經察覺到不對勁了,皇阿瑪若是想收他的錢袋子,沒必要拖延到此時,更何況這麽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滿朝文武無人追究,只老三上了幾道折子而已,皇阿瑪何必大驚小怪讓宗人府和刑部的人出面。

查吧,除了倒賣玻璃和鏡子之事,他沒有讓吩咐溫保做過別的事,山西民變更是與他毫無關系。

這會兒的太子只是不滿皇阿瑪待他不夠特殊,堂堂太子被刑部和宗人府的人調查,有失體面。

這一查便是一個多月,九月十五日,皇上下旨處死太子的哈哈珠子德柱、茶房人雅頭、膳房人花喇等二十多人,太子身邊除了宮女和首領太監,其余伺候的人都被換了個遍。

緊跟著便開始發放爵位,大阿哥被冊封為直郡王,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皆被封為多羅貝勒。

誠親王的爵位已經封無可封,但在這一波爵位大放送中並沒有被落下,榮妃晉位榮貴妃,成為宮裏唯二的貴妃,雖然是最晚被冊封的貴妃,可因為有封號,地位比鈕鈷祿貴妃還要高一頭,僅次於皇貴妃,成為後宮的第二人。

空出來的妃位,則是被佟嬪補上了,佟嬪晉位佟妃。

萬歲爺一天之內連發數道聖旨,腥風血雨中又夾雜著許多人的歡欣,讓不少人都看懵了圈,但這些人裏也沒有納蘭明珠。

早在萬歲爺放任群臣為太子求情之時,他就知道會有今天這一出。

萬歲爺平衡局勢向來是一打一壓,這手段在太子爺和大阿哥剛入朝堂時便用過不少次,只是沒有如今這麽明顯。

萬歲爺如今感受到了太子的威脅,肯定是要往下壓一壓的,朝堂上不能只有太子黨的聲音,而縱觀萬歲爺的這些兒子們,如今也就只有誠親王敢對上太子,大阿哥這次沒冒頭,讓萬歲爺失望了,但也終於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