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醒酒(第4/4頁)

“那後來怎麽同意了?”

馮盛朝著某個方向一努嘴:“總制作人的意思,說隨他們的意思來,那我還能怎麽辦,只能照總制作人的意思來了。”

謝幕,舞台燈光總算亮起。

主持人從後台走上來,台下黑壓壓一片人,可溫年一擡頭,第一個看見的人卻是沈淮景。

自參加二夏之後,他從沒想過自己能不能唱好,會不會唱好這種問題,可今天,在看到沈淮景的瞬間,他第一個念頭竟然是:不知道剛剛表現得好不好。

分數給了他們答案。

95,94,94,95。

平均分94.5,加上全場觀眾投票,暫列第一。

“很精彩,無論是鋼琴還是DJ live,以及各種轉場設計得都很巧妙。”陳頌總結道。

沈寒的笑都快藏不住了,怕自己表現得太明顯,忙偏過頭半藏在溫年背後。

主持人連說了好幾句恭喜,隨即從手裏抽出一張評審卡片——這是二夏的評審規則之一,每組學員表演完之後,每位現場評審手上會有一張紙條,可以自由寫上想對選手或者評委席上老師想問的問題,到時由現場導演隨機挑選交給主持人。

主持人自己還沒看過那張評審卡片,但根據經驗,一般來說,問的也都是評分標準、選手在練習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困難等,可在看到卡片的瞬間,主持人忽然笑了下。

緊接著,他清了清嗓子。

“我相信學員他們已經把這首歌的情緒表達得很透徹了,現在我手上這個問題,是現場的評審想問問眾位老師的。”

“眾所周知,《遇》這首歌是江城大學今年的畢業獻曲,作詞的也是江大本屆畢業生,她給這首歌寫下的注腳是六個字:遇你,予你,與你。”

“這位評審想問問眾位老師,有沒有什麽特別的‘相遇’,是令你們久久難忘懷的?”

問題一出,全場起哄似的掌聲響起。

陳頌第一個回答,她想了下:“可能有吧。”

主持人立刻接話:“陳老師你這個‘可能’一出口,應該就不是‘久久難忘懷’了。”

“久久難忘懷應該是你聽到這個問題的瞬間,就想起的那個人。”

陳頌:“那好像還沒遇到,但我也希望有這個機會。”

衛霓裳拿起話筒看著主持人:“你這話一說,我們都不好意思說‘有’了。”

“沈老師、馮老師,你說是吧。”

衛霓裳原本覺得,在主持人這一句略顯曖昧的“聽到這個問題的瞬間,就想起的那個人”問題陷阱之後,最不可能回答的就是沈淮景,可誰知,唯一回答的,是沈淮景。

全場安靜中,他笑了下,說。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