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前塵(第4/5頁)

寶塔初建就困難重重,越往上越艱難,遇到季節轉變,雨雪風大的時候都得停工。叫匠人們驚奇的是,每當他們做不下去活,抱怨著撂挑子不想幹,等過了幾日,那難處竟自動修建好了,仿佛天降神力。匠人們口耳相傳,都說這塔不得了,有仙人相助。更多的人相信元禪大師是真佛轉世。

又過三年五個月,歷經千難萬苦,一座臨淵而建的寶塔終於修建成功。取名摘星塔。

此塔高而險,立於險峰,巋然如柱。遠觀,雲霧裊繞,直通天際。民間便有傳聞,入得高塔便能與天上的仙人通話。

入夜,掌燈於塔頂,迷路的行人便能找到回家的路。

還有人傳言,真的見過仙人落在塔上,第一個見到的是修塔的匠人,後來是寺裏的和尚,上山砍柴的樵夫,前來朝拜的信徒……因此摘星塔民間又叫“仙人塔”。有人為了能見仙人一面,甚至徹夜守在塔下。

當時的國君更是將此塔奉為國塔,百姓蜂擁而至,叩頭朝拜,絡繹不絕。

元禪無奈嘆氣,他並不想這樣。

可葉善卻很喜歡熱鬧,她說:“我要是這樣死在塔裏,整日都熱熱鬧鬧的,等我復生,也是這樣的熱鬧,那真是太好了!”

元禪見她高興,也便高興了,隨口問道:“那你重生後會記得我嗎?”

葉善不確定,望著他的眼神滿是猶豫。

元禪不忍她為難,說:“沒關系,你若復生,我便轉世去找你,必不叫你孤單。”

葉善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仿佛星星落入其中:“真的嗎?”

*

元禪八十五歲的時候摔了一跤,寺內僧人不放心,不理會他的固執強行將他從塔內接了出來,派了人精心伺候。他發了好大的脾氣,可也知道徒子徒孫們是真心為了他好。他強扭不過他們。他越想快點好起來,越是好不起來。他開始痛恨蒼老的自己,無用的自己。

葉善只能深夜的時候偷偷來看他一眼,她非常擔心他,又不知如何是好。

他終於還是站了起來,可因為急切的想證明給弟子們看,骨頭沒長好就起身走動。弟子們對他的固執無可奈何,只得又重新將他送回塔內。

葉善見了他非常開心,原先他在塔內,她總是喜歡往外跑,看紅塵的熱鬧。他被弟子們接出去後,她反而不願意外出了,她常常坐在塔頂往他住的地方看,那方小小的被和尚們圍攏住的小房間。她不能時刻去見他,因為和尚們進進出出,她躲不開。她又不能打暈了和尚們將他強行帶走,因為弟子們是為了師父好,他們都是真心愛著元禪大師。況且,這次要不是有個小弟子發現摔倒的他,可能他已經死了。她總是不在家,即便有了這座高塔,這座瑰麗的建築,她也不能一直待在一個地方,她還是喜歡各處去走走看看。

因為元禪的這次摔倒,二人心裏都產生了一些變化。葉善不再輕易離開,她總是盯著他看,像是他隨時會受傷死掉一樣。

元禪也有了考慮,年歲越大,隨著身體的衰老,他也越來越身不由己。為了避免下次還像這樣被弟子們強行帶走,他物色了一個修閉口禪的小沙彌做關門弟子。因他的弟子是“真”自輩,取法號“真心”。

取過他就後悔了,完全是下意識的思想,不由自主的說了出來。這名字仿佛在暗示他這個老和尚老不正經了。好在只有他一個人心虛,所有人都當作正常。

小和尚聰穎機靈,乖巧懂事,奈何天生是個啞巴,被他父母丟在寺院門口,一直由寺裏養育長大。

元禪將他接過來時他才七歲,他也是誠心教他,養育了一陣子,難免的,小和尚發現了元禪的秘密。元禪留心觀察著。小弟子果然沒叫他失望,只剛開始露出疑惑的神色,後來便習以為常。

又過了月余,葉善不耐煩的找上他,問他為什麽搞來這麽個小東西?

元禪不解,小弟子聰明懂事,手腳麻溜,自他來後可幫了他不少忙。後來他留神去看,才曉得,那小弟子總趁他不注意的時候纏著葉善。他對她的一切感到好奇,她的武功,她攀高騰空的本事。還央著她要跟她學。關鍵還沒眼色,不理他,兇他,他哭喪個臉,一轉身的功夫又忘一幹二凈,繼續跟著她。

他很聰明,專挑葉善能看到他的地方比劃拳腳,或者往高處爬,要是失足摔落,他準知道她一定救他。

葉善煩不勝煩。元禪卻當成笑話。葉善急了,他就假模假樣的訓斥幾句。

上次的摔倒還是叫他落下了病根,他的骨頭沒長好,他就急於站起來行走,筋骨錯了位,每日行走都疼痛不已。若是趕上陰雨天,能整日整夜的痛。

他一直不告訴葉善,他說:“人老了,歲數大了,身子骨當然不頂用了。疼一疼,還精神些,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