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3/4頁)

他這兒胡思亂想,淩冽寫了兩行正準備再取墨,擡頭就看見硯台上滿滿的墨汁,“……”

“元宵。”

“啊?!”元宵一慌,“有!”

“你……是又想抄書了?”

“嗯?”元宵不解,淩冽卻只是揚了揚下巴,示意他低頭。元宵垂眸一看,“哇”地怪叫一聲丟了墨條,手忙腳亂地換掉了那盆“墨湯”,他紅了臉,小聲道,“我我我……王爺對不住。”

淩冽剜了他一眼,“傻小子想什麽呢?”

元宵低下頭,支支吾吾地坦白了自己的擔憂。

淩冽被小管事這天馬行空的思路弄哭笑不得,只聽了一半,他就不客氣地彈了元宵一個腦瓜崩,“成天小腦瓜裏裝得都是些什麽?”

元宵捂著腦門,一瞬不瞬地看他。

無奈,淩冽只能揉揉太陽穴,耐著性子同小管事解釋——靈虛渡已過,之後就是蠻國國境,加上百越國這麽一襲,蠻國警惕、船行的速度只會加快,他們想要再鑿船脫身、便十分不易。

且如今江南局勢兇險,他們若是強行離開,必定引發蠻國不滿,南境戰火再起,只怕朝廷會無暇顧及。

“我沒說留下,只是不是現在走。等到了苗疆以後,我們再伺機而動,總之影十一他們都在,還有別的機會,不急於此時此刻。”

元宵“唔”了一聲,先小心翼翼地看了淩冽一眼,然後他後退一步,有些防備地捂住額頭,“可是王爺……”他踟躕而小心地斟酌著開口,“您留下來這段時間,他、他要是真想同您洞房怎麽辦……”

淩冽一噎,心道小管事還當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這事兒其實他心裏也沒底,但事已至此,走一步看一步,他是男子,總不至於因這點床帷之事就怯步。淩冽咳了一聲,面無表情地疊起寫好的密信,“本王心中有數,你個小笨鬼就別操這些閑心了。”

元宵見淩冽從容不迫,撓撓頭,傻笑一下放了心:果然,王爺胸藏韜略,一切盡在掌握。

而淩冽疊好給翰墨的信後,又拿出筆墨來寫了另一封——他記得前朝有一位老將軍歸隱後就是在筇州的鳳嶺山上結廬,此人兵法嫻熟、最通海上事務,曾給朝廷上過幾道關於江南海防的奏疏。

可惜當時皇兄一心系在北境戰事上,並沒重視,老將軍心灰意冷、早早告老還鄉。如今江南出事,倒正好可請他出山。

淩冽細致地寫了許多他記著的細節,元宵在旁邊看著看著,忽然意識到這封信淩冽沒用王府的密語,而且,寫完以後,淩冽就直接遞給他,“去寄給舒明義。”

元宵瞪大眼睛:“啊?”

“老將軍槍法不錯,舒明義可借此尋訪,不顯突兀。”

“不是,”元宵急了,“王爺,他若是當真請動老將軍出山,在江南的事情上建功,您這不是幫了他、還壯大了舒家的力量麽?!”

“本王幫的是理,”淩冽捏了捏眉心,“老將軍懷才不遇,對皇室多有戒備,我去不便,自然只能找舒明義。再說——”他拖長了聲音,有些揶揄地看了小管事一眼,“他不是一路都給你送了不少‘鴿子湯’麽?”

“……!”元宵小臉漲得通紅,抱著信就頭也不回地跑了。

○○○

甲板上,巫醫離開後,小蠻王才正色同八字胡大叔議了正事。

淩冽那一劍其實錯開了百越國小王子的要害,北寧王心思縝密,在不了解南境諸國情況時,沒有冒然動手要了這小子的命。

三人墜江後,蠻國士兵和北寧王府死士一道兒努力,沒找著淩冽和他、卻先將這位小王子給撈了上來。八字胡大叔擔心百越國之後還有行動,讓巫醫給小王子簡單處理了傷口後,就將人捆到先鋒船的桅杆上頭。

有這人質在手,百越有所忌憚,之後船行應當無阻。

只是,回國後還得往東邊桂山防備,百越國雖不至現下就同他們翻臉,但誰也說不準和談期間會不會鬧什麽事兒。

“您不用擔心,”八字胡大叔道:“昨夜我就命人先行回去報信,洛大人已去桂山部盯著了。”

小蠻王扁了扁嘴,“可阿兄也說要接我的。”

“國事要緊,”大叔瞪了他一眼,不過提起“迎接”,他也正好有些事情要與小蠻王說:“原本,按著您的意思,這趟我們回去要用大典相迎。但現在百越國這事兒一出,我覺得您還是得分些兵力去巡邏。”

“嗯……”小蠻王偏著頭想了想,搖搖頭,“可我想給哥哥看最好的!”

八字胡大叔在心裏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想到那日甲板上——百越國攻打上來時已是深夜,中倉下淩冽房間的燈火熄滅得明明很早,小王子將人帶出來時,北寧王身上卻是衣衫整齊。

莫說淩冽,他身邊的小管事元宵也換了一套幹練的黑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