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4/4頁)

汪二一愣,臉色隨即肉眼可見地緩和了下來,對著元裏深深一拜,“原來是汝陽元郎,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元裏眨了眨眼睛,明白了這是他“名聲”的作用。

在這個時代,只要忠義孝順之名遠播的人,都不會被百姓認作一個壞人。一個人如此孝順父母,他還能壞到哪裏去呢?

元裏第一次感覺到了名聲的好用。

汪二一行人已經相信了元裏,於是便托盤而出。據他們所說,還有許多難民被他們安置在了山下躲了起來,那些皆是婦孺老幼,加起來有一百來號人。

元裏心中有了底,讓孟護衛隨同汪二一起將這些人帶過來,等到夜色漸深時,再找人將他們帶到農莊去。

當天晚上,元裏帶著護衛隊挖了些野菜熬粥暫且給他們墊墊胃,有不少人顫顫巍巍地接過碗筷,唇剛沾粥,便低聲抽泣了起來,不知是欣喜於不用餓死了,還是在悲哀親人未曾堅持到如今。

汪二也捧著碗野菜粥吃得狼吞虎咽,劉大根湊到他身邊,小聲道:“汪二,咱們要是跟著縣令公子的話,那貪官還劫不劫?”

“當然要劫,”汪二冷笑一聲,“漢中大旱,那狗官卻送了一車又一車的銀子珠寶運到洛陽,不知道是想求誰替他瞞過去災情。咱們就算死,也要把那狗官賺的民脂民膏給搶走再死!只是元公子畢竟是縣令兒子,我們不能讓他為難。這事瞞著元公子做吧,不能牽連到恩人。”

劉大根重重點頭,“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

汪二算了算,那貪官的車隊,應當再過個兩三日就到洛陽了。

等劫到車隊之後,他們才不要那貪官的臟錢,正好送給元公子,再求求元公子再多救救他們漢中的難民。

以元公子的仁善,必定會對他們伸出援手。

*

百裏之外,洛陽。

楚王府。

楚王爺與妻子楊氏也正在想著元裏。

楊氏眼睛紅腫,似是幾天幾夜沒睡過的模樣,聲音沙啞無力,“求親信已送往了汝陽,等元府那邊同意了後,咱們這就準備起來。豐兒的身體不好,不能親自拜堂成親。還好辭野快回來了,就讓他來替兄拜堂。”

“楚賀潮能聽咱們的話?”楚王爺冷哼一聲,“你讓他代兄拜堂,只怕他會把元家兒郎給嚇得立刻悔婚。”

楊氏沉默了一會,“那又能如何,我們豐兒……”

她哽咽地說不下去。

楚王爺面色灰暗了下去,良久之後,換個話頭道:“元家那孩子怎麽樣?”

楊氏面色稍柔,“是個好孩子,只是家世有些不好。”

楚王爺道:“難為這兩個孩子了。”

楊氏搖搖頭,不想再多說。她拿出了老黃歷,仔細看了遍後,露出了一絲笑容,“老爺,您看這個吉日如何?”

楚王爺一看,驚詫,“六日後?夫人,這是不是太著急了點。”

楊氏輕聲道:“老爺,再晚一些,豐兒就撐不住了。”

楚王爺眼睛一熱,半晌後無聲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