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那些帶頭散播流言的人,楚溪客沒有立即懲治,被六部官員知道後, 很多人都持反對意見。

有人說:“這種害蟲不早日清除,就是姑息養奸, 最後可能會釀成大錯!”

也有人說:“古人雲‘不患寡而患不均’, 內圈和外圈有所區分確實不太妥當。”

還有人說:“災民一多,難免有人生事,殿下要不要考慮給他們點糧食讓他們返鄉?”

無論官員們說什麽,楚溪客都是連連點頭“嗯嗯嗯”, 不反駁也不起沖突,散朝後全部忘光光。

他不僅沒聽什麽“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見, 更沒有對災民更好一些,反而讓武侯發布了一則詔令, 大概意思就是——

平川城也不容易啊,這麽多災民不能一直白吃白喝啊, 不然你們幹點活吧,用工分來換糧食。

對了, 聽說你們帳篷裏的石炭不多了,抱歉啊, 平川城也沒有多余的石炭了, 礦場裏有很多,如果不嫌棄就自己挖一些用著吧!

口氣很溫和,意思很明確。

不願意?那就沒飯吃也沒碳燒唄!

實際上,大多數百姓還是願意幹活的。但凡有個腦子的, 都懂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道理吧?平川城能給他們一個住的地方, 還允許他們做工換糧食, 百姓們已經很感激了。

於是,很多人主動找到伍長那裏,問問都有什麽活可幹。

楚溪客還真就給他們想了一個——

織毛衣。

洋氣吧?別說,剛剛想到這個主意的時候,楚溪客都佩服自己了。

那天,薔薇小院正在吃羊肉。確切說,他們已經連續吃了一個月羊肉了。

自從牧民們不聲不響殺了家裏的羊,把腌制好的羊肉堆在衙門口之後,平川城的官員們就在天天吃羊肉。

當然,他們不會白吃,這些羊肉都折合成錢還給牧民們了。

而且,楚溪客還偷偷想著,明年去西域買一些小羊羔分給牧民們,就當是利息了。

人和人的關系不就是這樣嗎?你對我好一分,我還三分,下次我再有了困難,你好意思不幫我五分?

這就是鹿崽的小心機了。

平川城的牧民不算太多,但每個牧民家裏都養著上百只羊,總共加起來可不是個小數目。羊都宰了,羊毛留了下來,加上夏天積壓的那些,再不處理就要長蟲了。

一個牧民找到棉紡廠,問棉紡廠收不收羊毛。

若放在從前,棉紡廠的管事肯定就直接拒了。幸運的地方在於,楚溪客總能想出各種變廢為寶的好主意,因此管事們就留了心,特意把這件事匯報上去。

楚溪客吃著羊肉,聽著鐘離東曦說起這件事,眼睛一下子亮了。

可以做成羊毛衫啊!

上輩子貧窮的他根本買不起的那種!

就這樣,棉紡廠有了新的賺錢路子,災民們也有了活幹。

把羊毛做成羊毛衫總共分……好多步。

首先要用草藥反復淘洗,除掉羊毛上的油脂、碎石和草葉等雜物。

然後就是第一輪梳絨。楚溪客仿照之前在博物館見過的梳絨刷,讓工匠做出來上百個,足夠這個工序上人手一個。

經過第一輪梳絨的羊毛會變得細軟有層次,就像彈好的棉花一樣,聚攏成薄薄的毛絨片。第二輪梳絨,就是要把這些毛絨薄片放到滾輪機中反復碾壓、梳理,盡可能的讓絨毛走向一致。

滾輪機的做法也很簡單,輪軸用木料打磨,一大一小總共兩個。表面需要裹上一層細密的小毛刷,就像現代那種粘毛器。

為了仿造這種“粘毛器”楚溪客頗費了一番工夫,最後是用野豬毛做的。

經過第二輪梳絨後,原本散亂的羊毛就會被搓成一個個嬰兒手腕般粗細的毛條了。

接下來的步驟就和紡棉線差不多了。

先用手搖式紡車紡成粗線,再用珍妮紡紗機進行二次加工,把粗糙綿軟的粗線紡成堅韌的細線。

紡好的羊毛線還要進行柔化、染色等步驟,之後就能織成毛衣啦!

到這裏才是重頭戲!

楚溪客最會打毛線了!每到聖誕節前後,他都會織一些圍巾和帽子擺攤賣。

大學裏的哥哥姐姐們常常照顧他的生意。最開始的時候,多少都帶著些同情的意思吧,後來就被楚溪客的實力征服了!

楚溪客腦子靈活,又肯鉆研,總能想出一些時尚有趣的花樣,網上都買不到,所以很多人都會專門找他買。

起初,楚溪客用毛衣針織,後來某寶有了那種手搖式織毛衣機,楚溪客就買了一台,大大地提升了效率。

毫不誇張地地說,一個圓圓的織毛衣機,十五分鐘就能織成一頂帽子。

就是吧,那種塑料材質的機子很容易壞,常常需要楚溪客拆開來修理,修得多了,他就對立面的結構十分了解了,後來專門定制了一台實木的,果然就耐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