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3/3頁)

這是他吃了幾十年的手藝,怎麽可能嘗不出來。

周渡臨離開慈安堂前還對那碟子糕點念念不忘。

瑜珠看出了他的心思,周家老夫人也看出了他這點心思。

只不過周老夫人畢竟是長者,對於周渡的這點心思,看的更為透徹,更為細致。

她打量著這盤糕點,囑咐瑜珠:“明日再做一份吧,瞧著明覺愛吃,委屈你多做些,替我送去他的院子裏,就說祖母叫他多吃些,沒事,整日忙公務,不能將身子給累垮了。”

好容易碰上個能欣賞自己廚藝的,瑜珠自然不想輕易放過,但或許是她太敏感了,她想,老夫人的話聽上去,總有些地方是奇怪的。

但具體是何地方,她又說不上來。

老夫人身邊的嬤嬤也瞧出點名堂,趁著眾人皆不在的空當,道:“老夫人在這節骨眼叫江姑娘去給大少爺送糕點,是否不妥?”

老夫人睥她一眼:“妥不妥的,不都得看明覺的意思嗎?你這幾日難道都沒發現?明覺往慈安堂跑的次數明顯變多了,而且,是常挑瑜珠也在我跟前的時候才來,到底是年輕氣盛的小夥子,藏不住心事,本以為他會比照山好些,不想也是個莽撞的。”

嬤嬤失笑:“至少大少爺不會做出與一少爺一樣出格的事情來。”

“把照山送去蒼南山,的確是一件做的很對的事情。”老夫人也點點頭,“只要他在一日,陳婳便不能安心想著嫁給明覺,他走了倒好,陳婳也能收收心思,安心聽我們的話。至於瑜珠,如若到時候明覺真想要,納了做貴妾也不是不行,只不過還得那丫頭自己同意才行,她若想出去嫁人,到底還是給她尋個正經人家的好親事來的好聽。”

“是。”老嬤嬤在邊上附和,“老夫人待江姑娘到底是真心的,也不想她委屈了去。”

主仆一人的算盤,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而瑜珠那邊,端午過宴,才知道周家那兩位活祖宗周玉璇和周韶珠身邊,竟不知何時多了兩位貼身教導的嬤嬤。

陳婳悄悄同她咬耳朵,說兩個人都是大表哥請的,說是要給家中姑娘們做教導,以防日後出嫁給家裏丟臉。

這大少爺,倒是越來越叫她刮目相看了。

瑜珠雖還沒怎麽受過這兩位姑娘的氣,但多少也知道,他如今做這種舉動,就是對於妹妹現今的行為舉止很不滿的意思。

也得虧他是家中的大少爺,想要出手整頓就能出手整頓,說要給妹妹請教導嬤嬤就請教導嬤嬤,說要給弟弟送去山上念書便送去山上念書,說一不一,雷厲風行,瑜珠倒著實有些欽佩起他來了。

翌日,她去給周渡送糕點,本想的是將糕點交給書房門前的小廝就行,哪想小廝非腆著笑與她道:“少爺吩咐過,如若是江姑娘親自來送,就請姑娘自己進去。”

瑜珠覺得不妥。

如若她家中不再有其他的事,褚家也沒有新的事要同她講,那周家大少爺這書房,她還是不該進的。

畢竟,他馬上是要娶溫家姐姐的人,他們男女授受不親的,合該避嫌才是。

也是到這時,她才回過味來,老夫人給自己說的話,究竟有何不妥。

是了,她想給周渡做糕點表達謝意是她自己的心意,可老夫人居然也叫她親自來送糕點,他們倆清清白白的,這樣子,也太容易不清不楚了。

思及此處,她堅定地搖了搖頭,將食盒交給春白:“麻煩你送進去吧,我就送到這裏了,慈安堂還有許多事等著我去做,我就不進去了。”

可是她越想走,身後就越有一道聲音吸引著她,留下她的腳步。

“江姑娘來了嗎?”

她聽見裏頭那位不輕不重,吐字卻極為刻板清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