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挽救了室友(第3/4頁)

華真行:“我不答應,請你放回去,把倒出來的東西也收好。”

基立昂悻悻道:“你這個人咋這麽小器,還是住一起的兄弟呢!我認識的東國朋友,就沒你最不好說話的。”他將倒出來的東西都收了回去,卻順手撿起那個金葫蘆揣進自己兜裏。

華真行語氣變得嚴厲起來:“那個金葫蘆,你也放回去!”

基立昂:“我在地上撿的,原來是你的呀?”

華真行:“當然是我的,原先就放在包裏,你明明看見了。”

最終的結果,是基立昂摔門出去了,口中還用土語罵罵咧咧的。他以為華真行聽不懂也聽不見,其實華真行全聽見了也聽懂了。

華真行不是個小器人,假如換種情況,有同學需要借什麽東西,他是很樂於助人的,但他確實不願意把東西就這樣借給基立昂。

他太了解這種人的習性了,從小見慣了那些能偷就偷、能搶就搶的家夥,憑本事“撿”的東西就理直氣壯當成自己的,能“撿”到什麽都是自己運氣好。

這種人“借”東西,基本就沒有歸還的概念,回頭你去要的時候,對方很可能會回答:“哎呀,那個包,我一不小心給弄丟了。”

這麽回答已經算是要臉的了,假如你要他賠償,對方又會說:“我現在身上沒錢,不過槍放心,等明天我有錢了,送你十個!我爸爸可是財政部長,我可不像你這麽小器……”

假如不了解這種人也就罷了,既然很清楚,這個包是萬萬不能借的。否則今天成功“借”了包,明天他就敢“借”錢,後天連華真行的宿舍床位恐怕能給借走了。

同學一場,華真行怎麽看著基立昂在春華校園裏不學好呢?及時制止他,就是在真心幫助他,就像華真行曾經幫助了幾裏國的那麽多人。

有人說這種習性,是原始部族時代私人財產概念不明確的遺俗,華真行則完全不這麽看。他又不是沒見過還保留原始習俗的部族,比如當年的海神族。

原始的部族公有制,特征是統一的生產組織與分配方式,可不是誰想拿那什麽東西就拿什麽東西,更是隨意將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那樣反而是對部族制度最大的破壞。

在華真行看來,這就是正常道德秩序崩壞後的黑幫習俗,他們崇尚的可不是什麽共有,而是將別人的東西當成自己的,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沒有負罪感和羞恥感。

負罪感與羞恥感,是一種文化自覺,是從文明啟蒙開始,一代代人形成的文化傳統反應在社會習俗中。

而他們缺乏這樣的文化傳統,原始的部族習俗也被野蠻掠奪的殖民時代瓦解了。

現在不少人有種“人文學科無用論”的觀點,華真行對此很反感。人文的進步與發展,是建立社會秩序的基礎,看看曾經的幾裏國的就知道了。

華真行對這個問題也很頭疼,按三位老人家所教,新聯盟的解決方案也只能是“教化”與“嚴打”並舉。

更重要的另一個措施,是讓人們可以自食其力,至少有做出這種選擇的機會。對於一無所有的人,假如不改變他們的處境,再怎麽教化與嚴打,也不會有預期的效果。

可是基立昂不屬於這種人,能來東國留學,就已經算是特瑪國的精英階層。這種人不是不明白道理,也清楚不應該拿別人的東西,不信你拿他們的東西試試?

但是他們的習性還是受到了原生社會環境影響,只要不被發現、不被拒絕、不受懲罰,拿走別人就當成自己賺到了。

這正是令華真行感到可惜甚至憤怒的地方,好不容易來到東國學習,首先應該學的,不就是這裏的社會人文嗎?

假如將原先的惡劣習性帶到這裏,不僅是浪費了大好機會,更是破壞此地的美好!

這也正是華真行喜歡乃至羨慕東國的地方,他極力想在幾裏國開始建立的文化傳統,在東國早已建立並傳承了幾千年。

東國當然也有犯罪分子了,這個世界上哪裏都有壞人,這裏同樣有很多事物,在華真行眼中是需要改善乃至變革的。

他羨慕的是這裏人文傳統、社會主流價值共識、勤奮好學的民族品質。與曾經的幾裏國想比,這裏簡直就是傳說中的天堂,也是現在的幾裏國需要仰望的。

在華真行看來,基立昂還是可以好好溝通的,雖然罵罵咧咧地走了,但畢竟能聽明白他講的話,也沒有要強行拿走他的包。

基立昂應該也是明白事理的人,能分清對錯,好歹是春華的學生嘛,至少他清楚這裏是什麽地方,知道那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這就好辦了,華真行打算再找機會與他好好聊聊,畢竟室友一場。就華真行的閱歷,基立昂這種人並不難相處,他還是有正常思考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