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2頁)

許清元卻看到臨安郡主眼中的光點迅速熄滅,她似乎是想要勉力表現出高興的樣子,但失敗了。

為了掩飾自己的表情,臨安垂下頭跪地謝恩,除離得最近的許清元外,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她細微的表情變化。

自從封建中央集權加強以後,皇子公主都不再享有封地食邑,而是由國庫統一發放銀錢祿米。今上的賞賜中,其他的不過是銀錢多少的問題,還則罷了,只是食邑一事實在是開本朝之先河,表面上皇帝似乎給予了臨安郡主無上的尊榮,但許清元卻隱隱感到齒冷。

皇帝把臨安郡主捧得如此高,說是將她架在火上烤也不為過。

果然,臨安郡主謝過皇恩後,在場所有人的臉色都發生了改變。

不明白的人只會歆羨、贊嘆皇帝對郡主的寵愛和賞賜,而政治嗅覺靈敏的人,內心卻翻江倒海起來。

從此刻開始,這場宴會無論呈上什麽珍饈佳肴,無論夜空中的煙火有多麽絢爛美麗,在場大多數人早已沒了心思品鑒欣賞。

臨安郡主又恢復成她往日高高在上的模樣,冷漠又殘忍地觀賞著自己被攪得一塌糊塗的生日宴。

這場宴會是怎麽散場的許清元已經記不清了,神奇的是有些人在事後提起那場宴會時,將其描述的美輪美奐,多麽多麽難得一見。但在另外一些人那裏,這場宴會卻成為了絕妙的攻訐皇帝和臨安郡主的工具。

許長海跟她說,宴會次日的朝堂上,就有無數言官參奏,一說皇帝違背祖制分封食邑,二彈劾臨安郡主不識大體,貪享尊榮。

皇帝在朝上大嘆三聲,提起為平夷族戰死沙場的弟弟禮親王。

兄友弟恭的皇帝出於補償心理給予侄女不合規制的賞賜尚可諒解,但郡主作為小輩如何能坦然接受?

大部分言官紛紛把矛頭對準了臨安郡主。

許清元再次感慨曹佩說的真是沒錯,她對朝堂的復雜程度,設想的還遠遠不夠。

或許是這件事情間接刺激到了她,許清元開始著手準備培養自己的力量。

最要緊的是必須鍛煉脫雪和方歌的綜合能力,讓她們成為自己真正的心腹。因此許清元花費許多心力,抽時間教導他們功課,並刻意鍛煉她們的辦事能力,兩人被她折騰的苦不堪言,脫雪因為跟她熟一些,偶爾還抱怨兩句,但方歌卻從未在她面前表露過任何不滿。

第二件事就是她一直以來想要辦的報紙。

許清元沒工夫實地考察選址,將選址的標準和方法全部告知方歌:“所選報亭的位置,要盡量做到最大程度輻射至周圍的書院及文人聚集地,明白嗎?”

方歌認真點頭,表示已經記下,許清元給予她充足的資金,讓她放手去辦,但前提是不能暴露身份。

方歌明白這是鍛煉自己的意思,牟足了勁要做出點成果來。她先給自己準備了一套體面的行頭,又從外城雇了一家人,裝作是平民家庭終於攢足一點小錢,想要租賃商鋪討生活的樣子,根據事前考察大半個月的幾家商鋪位置,挨個去交談磋商。

最終,在綜合考慮地理位置和租金價格等因素後,方歌選定了白馬街一處占地狹長的商鋪。因其戶型特殊,要找到合適的租客有點困難,而根據許清元所說,報亭只需要一個對外的窗口即可。而且此處距離附近的三個書院都不算太遠,經常有學生跑來街上消費,對她們來說再合適不過。

方歌將選址意見整理成書面文字報給許清元,還貼心的在另一張紙上畫出了商鋪、書院的位置和它們之間的距離。

看完這份選址報告,許清元感慨,方歌不愧是商人家庭出來的孩子,這事辦的很漂亮,她很滿意,便將自己桌上一方雪竹綠端硯給了她。

方歌欣喜不已,連連道謝,許清元握住她的肩膀,推心置腹地說:“方歌,這件事不要讓任何人知道,即便是脫雪也不行,如果你做的好,這會成為我們共同的事業。”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