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2頁)

等丁依霜睜開眼睛的時候,那兩人的親朋早已將屍首殮收,刑場只留下一灘血跡。她拍拍胸脯,又嘆了一口氣,不知道究竟是失望還是慶幸。

不過等到晚上,回到書院的許清元又恢復成往日的模樣,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放榜後,距離殿試也不過剩下十幾天而已,在書院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她過著枯燥卻簡單的生活,也因此感覺時光飛逝,總覺得只有眨眼的功夫,殿試就已經臨至。

通過會試的貢士們在承天門外齊聚,經過侍衛搜查無誤後,跟隨著禮部侍郎和內官走向殿廷。許清元不是第一次入宮,卻是第一次從這條路走。她一路上踏著白色的磚石鋪就成的一條彰顯著皇權的道路,邁過一階階步梯,仿佛自己也離這權力更進了一步。

一行兩百位舉人沒有發生一絲聲音,連呼吸聲都幾不可聞,等到邁入含元殿時,各位貢士們的小心勁兒更是不一般,生怕自己的鞋底沾到門檻上,好幾個人以誇張的大動作跨過門檻。許清元雖然也一直小心謹慎著,但還不至於到如此地步。

此時的朝堂上已經擺滿了案桌和椅子,禮部侍郎拿著名冊一一念名字,除了今年通過會試的貢生,還有其他大約二十人左右是往年因其他原因未能參加殿試的考生,大家按照編號站到案桌旁邊。好在這個過程不算漫長,許清元與其他考生一樣,從頭到尾垂著眼,不敢隨意看向上首情形,但她入殿的時候通過種種跡象判斷,皇帝應該還沒到場。

沒過多久,朝堂一側傳來一陣由遠及近的腳步聲,貢士們紛紛提起一口氣,內心猜測著來人身份。

很快,內官的聲音響起,解答了他們內心的疑惑:“皇上駕到!”

許清元與其他人一起,立刻跪下山呼萬歲。好在她現在還有心情想,這種情況下的臨安郡主一定是心態最放松的一個,可千萬不要因為這一點輸給她才好。

是的,雖然臨安郡主內心是偏向女官一方,甚至曾經暗中幫助過她,但同時許清元也將其視為難得的對手,會試的名次存在運氣成分,若非如此,兩人應該在伯仲之間。好在還有一場殿試,這是一場不會落榜的考試,也是一場給進士們排名的考試。

皇帝在貢士中間掃過幾眼,眼中露出一絲笑意,今年的女貢士比往年要多上不少,是件好事。他輕輕一擡手,內官田德明立刻道:“平身!”

片刻後,一道屬於老年人的聲音響起,他宣讀的卻是聖旨,此聖旨不同以往,其中包含著本次策論題目,因此每個人都屏氣凝神,生怕聽差一字半句,誤了大事。

“……殿試考題為:女官之制,應存之?應黜之?……”宣讀之人的聲音語調雖然蒼老,但仍能聽出其丹田之氣雄厚非常,在場所有貢士均能輕松聽清每一個字,但大家臉上的表情卻各不相同。

對女官制度早有意見的男性儒生面上努力維持著平靜,但心中卻激動不已,想到平日大家對該制度的討論批判,信心空前高漲,恨不得立刻坐下開始答題。

而女貢士們卻紛紛暗皺眉頭,認為出題之人定然沒安好心,作為即將出仕的女官,她們自然要好好為該制度辯護,以保自己將來的前途。

許清元卻在衡量這個如此敏感的題目到底是誰出的,這對於她如何答題十分重要。

一般來說,殿試雖然是皇帝監考,但國家大事那麽多,一場小小的考試不可能值得花費皇帝太多心力。殿試從組織、出題、監考、批閱、定榜各個環節均有百官參與,光殿試題目這一項,就是由諸多內閣大學士擬定,再將數個題目提供給皇上供其選擇。

許清元沒忘記曾經的內閣大學士方若希就是黃老尚書的得意門生,可見他插手內閣事務之深,操縱殿試考題似乎不是做不到。

然而皇帝卻從眾多考題眾選擇了這樣一個充滿爭議性且曾經掀起過幾次派系爭鬥的題目作為殿試題目,他又想看到些什麽呢?

作者有話說: